《水经注》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相传此书是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叙述了许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遗民诗人: (1)清初诗坛,有一批由明入清的诗人,他们保持自己的民族气节,对时末清初的战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对清统治者在政治上采取不合作态度,拒绝入仕为官。 (2)他们用诗歌揭露清兵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坚持民族气节,寄托故国哀思..
《董西厢》: (1)是《西厢记诸宫调》的简称。 (2)是金代作家董解元根据唐传奇小说《鸳鸯传》进行的再创作。 (3)其最大特色是把原来张生对崔莺莺的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变为崔张二人私奔团聚的喜剧故事。 (4)这为后来杂剧《西厢记..
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张..
前后七子: (1)从明朝中期开始,诗歌掀起了一场以复古面目出现的革新活动。 (2)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的“前七子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目的是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 (3)后期出现了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
肌理说: (1)这是翁方纲的诗歌特征。 (2)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实际上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来充实诗歌内容,达到义理与文理的统一。 (3)这是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再版,是以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