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喻诗人

讽喻诗人:指《诗经》中讽喻规谏诗的作者,其作者属于贵族阶层中的“公卿列士”及卿士大夫。作为本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想家”和“代言人”,他们很不幸地生活于末世与乱世之时,这使他们不但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还不得不同社会上一切腐朽现象做斗争,同时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各种挫折和不幸。于是,他们作诗的目的也不得不因时代的变化由颂美而转向讽喻和怨刺。

为您推荐

《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传散文。《汉书》先后经过四人之手才完成,分别为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其主要作者是班固。在体制上承袭《史记》,而改“..

梁园文学群体

梁园文学群体:对汉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的是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的出现,基于汉初文学发展一巨大推动力的人首推梁孝王刘武。孝王广筑苑囿,招延四方豪杰文士,一时俊逸之士如枚乘、公孙诡、邹阳等从孝王游于梁..

《左传》

《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

诗界革命

春柳社

春柳社:春柳社,是中国文艺研究团体。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目的,并最先建立了演艺部。创始人李叔同(息霜)、曾孝谷。先后加入者有..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它不是一时一地所作,它的作者也不是一人而是多人。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它所表现的游子思妇各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千百年来..

互见法

互见法:“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