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七子
后七子:嘉靖年间以王世贞为核心的文学复古运动,是对前七子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后七子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遵循古典诗歌法度的问题上,他们更加严格的强调法度要求,因此遵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乾嘉学派(朴学):清代的学术流派。从学术源流上讲,导源于清初的顾炎武,从其学术精神上讲,则是清王朝文化专制的结果。在文字与的恫慑下,清人埋头于古文献里进行文字训诂、名物的考证、古籍的校勘、辨伪、辑佚等工作,在文字、音..
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
新格律诗派(新月诗派): 得名于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闻一多..
“九叶”诗派: 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容、杜远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九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
街头诗: 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