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➀

往生论:

佛教“论”书名。1卷。全称《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古印度世亲着,北魏菩提流支译。依据《无量寿经》而作。按佛教说法,往阿弥陀之净土极乐世界,谓之往;化生于该世界之莲华九品莲台中,谓之生。此经开首用4句5言24行偈颂,赞扬净土,发愿往生,然后就每一偈颂再作解释。为汉化佛教净土宗的基本论书。有影印宋碛砂藏经本。北魏昙鸾着《往生论注》2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出版昙鸾撰《往生论注》。

为您推荐

敷文书院➀

敷文书院:明清书院。在今浙江杭州万松岭。原名万松书院。明弘治十一年(1499)浙江参政周木依报恩寺遗址改建。嘉靖三十三年(1554)杭州知府孙孟重建明道堂。主守仁撰《万松书院记》。清康熙十年(1671)重修,改今名。五十五..

索引➀

索引:又称“通检”、“引得”(index)。根据一定的需要,把特定范围的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款项(如字、词、句子、人名、地名、书名、篇名、事项等)摘录出来,注明出处,然后按某种排检法编排,供人查考的检索工具。索引有四个基本..

正始石经➀

正始石经:亦称“魏石经”。每一字刻古文、篆、隶三体,故又称“三体石经”。刻于三国魏齐王芳正始二年至九年(241-248)。其石数诸书所记不一,据马衡推定应为27石。两面刻字,立于洛阳太学前。已发现残石唯《尚书》、《春秋》..

封泥➀

玉诀类➀

玉诀类:道藏分类法十二类之三。据《道教义枢·十二部义》,玉名无染,诀语不疑,谓决定了知,更无疑染。“玉诀者,即河上公释柱下之文,玉诀解金书之例是也。”道经和道家重要着作的注解和疏义皆归入此类,亦收口诀、要诀之诀文。十..

比喻义➀

比喻义:笺注用语。通过比喻用法而产生并且已经约定俗成了的词义。和一般引申不同,它不是从词的基本意义转化而来,而是通过借喻而形成的。如“包袱”的比喻义是“思想负担”;“亮相”的比喻义是“公开表态”等。比喻义与修..

古经解钩沉➀

古经解钩沉:经学辑佚丛书。30卷。清*余萧客辑。本丛书辑自各家经解所引书及史传类书,唐以前诸儒解经遗说大体具备。以传从经,钩稽排比,一一注明出处。经文如有同异,则以北宋本参校。《叙录》有古经解姓氏书目,备述前人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