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训➀

声训:

训诂学术语。亦称“音训”。即用音同、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有同音为训者,如《尔雅·释言》:“樊,藩也。”有双声为训者,如《释名·释天》:“木,冒也。”有叠韵为训者,如《说文·一部》:“天,颠也。”其作用有二:一是推求语源;一是说明通假。这种训诂形式,萌芽于战国,后汉代解经及一些词书、字书释义亦常用此法。其中以《白虎通》、*《释名》两书中材料最多。清人张金吾《广释名》一书,搜集经子注文中声训材料甚富,可参看。

【参考文献】:

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湖北人民,1980)

为您推荐

藏园群书经眼录➀

藏园群书经眼录:书目。近人*傅增湘着。傅氏精于鉴别版本,并以毕生精力用于校雠,所校书近800种,约1.6万余卷。藏书近20万卷,国内外访见更多。傅氏大都择优做了记录,已刊有《藏园群书题记》初、续、三集(天津大公报出版部抽印..

景定建康志➀

景定建康志:南宋地方志。宋马光祖修,周应合(1213-1280)纂。50卷。建康(今江苏南京)宋代属江南东路,南宋初曾建行在,亦称留都,是志采乾道、庆元两旧志而增修庆元至景定60余年事。书前有序、表、笺、目录,次分录、图、表、志、..

揭帖➀

揭帖:①明清两代文书种类之一。明代揭帖为正式进呈文献之一种,戚继光《练兵实记》杂集三云:“凡有大事申报上司,于文书之外,仍附以揭帖,备言其事之始末情节、利害缘由。”清制,各省题本到京,先投送通政使司,同时附相同内容之揭..

金刻本➀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➀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明末诗歌总集。10卷。初集8卷,续集2卷。清顺治间陈济生辑。济生字皇士,号定叔,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官至太卜寺丞。是集补钱谦益《列朝诗集》所未备,编选“以人为重,以节义为主”,不计工拙。反映了明末仁人义..

学海类编➀

学海类编:丛书。431种810卷。题清曹溶(1613-1685)辑,陶越增订。溶字洁躬,号秋岳,浙江嘉兴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擢御史。入清迁广东布政使。越字艾村,溶门生。本书分经翼、史参、子类、集余4部。集余又分行诣、事功、文词..

地图➀

地图:是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尺,将地表事物和现象标绘于平面上的图象文献。古代亦称“舆图”、“舆地图”。主要反映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行政区划状况,辅助文字记载之不足。我国地图起源很早。《周礼·地官·大司徒》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