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求➀

宋敏求:

(1019-1079)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父绶(991-1040),字公垂,谥宣献。博学,得其外祖扬徽之旧藏2万余卷,皆亲自校雠。敏求承继家学,仁宗宝元二年(1039)进士于熟。朝廷典故。曾参加修《唐书》,编*《唐大诏令集》130卷,补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148卷。治平间,为《仁宗实录》检讨官,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其家藏书,与*李淑齐名,已多达3万卷,皆略诵习,校雠至三五遍,世称善本。元符(1098-1100)中家中两次失火,藏书尽毁。敏求居春明坊时,士大夫喜读书者多赁居其侧,以便借读(见《曲洧旧闻》)。善为文,长于考订。着《春明退朝录》3卷(中华,1980年点校本),多记唐宋掌故,为世所重;撰《长安志》20卷,考订详备;附图3卷,元李好文所补。

为您推荐

皇览➀

皇览:类书。汉延康元年(220)魏王曹丕命刘劭、王象等撰集经传,随类相从。魏黄初三年(222)书成,“凡千余篇”。“宜皇王之省览”,故名。这是我国类书之始。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官至散骑常侍,爵关西侯。象字羲伯,河内..

本草纲目➀

本草纲目:药物学着作。明李时珍(1518-1593)撰。时珍字东壁,晚年自号濒湖,湖北蕲州(今蕲春县蕲州镇)人。有医药学着作十多种,今存《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参阅800余种古代文献,以*《证类本草》为底本,历时27年编成本..

高士传➀

高士传:①1卷。三国魏嵇康撰。有王仁俊辑本,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亦名《圣贤高士传》,南朝宋周续之注,清马国翰辑,见《玉函山房辑佚书》。②3卷。西晋皇甫谧撰。纂辑上古至三国魏八代2400余年间不受征辟之士、山林逸..

文体明辨序说➀

笔阵图➀

笔阵图:书学论着。1卷。东晋卫铄(272-349)撰。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卫恒从女,世称卫夫人。工书,深得蔡邕、钟繇古隶笔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学门下。本书共500余字,对纸、墨、笔、砚的选择,执笔部位及传统书学法..

殷周金文集成➀

殷周金文集成:金文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84年起分册影印出版。精装8开本。所收铜器断至秦统一以前。全书分铭文集、图像集、释文和索引3大部分,而以铭文为主体收录的资料包括:(1)国内外博物馆、..

玉函山房辑佚书➀

玉函山房辑佚书:我国古代最大的辑佚丛书之一。清*马国翰辑。一说原为乾隆年间*章宗源辑,道光年间经马国翰补辑。凡唐以前诸儒撰述,其名氏篇第列于史志及他书可考者,均广征博引。自群经注疏音义,旁及史传类书,片语只字,无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