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➀

茶经:

专题论着。3卷。唐陆羽(733-约804)撰。羽又名疾,字鸿渐、季疵,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遍历茶叶产地,并亲自种茶。约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完成本书。分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10节,记载茶叶栽培、采摘、制造、煎煮、饮用的基本知识与茶叶的历史、产地、功效等。它把从古代诗赋中片言只语或传说记奇的古代茶叶生产技术经验归纳为一门科学,成为世上最早记述茶叶生产技术,且饮用方法最为完善的专着。它对现代茶园选择以及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比较研究仍有参考价值。其书流传国外,对日本、印度的茶树栽培、制茶方法都有深刻影响。国内常见本为新安汪士贤、钱塘胡文焕校本,但无插图。1987年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农业出版社,1987)有原文、注释和评论,兼及历代茶叶专着和茶政沿革。日、英、美、法诸国均有《茶经》译文和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庄晚芳《陆羽〈茶经〉浅介》(自然杂志,1∶2,1978)

为您推荐

范文正公集➀

范文正公集:别集。29卷。宋范仲淹(989-1052)撰。仲淹字希文,祖居邠州(今属陕西),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谥文正。北宋着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诗文革新运动先驱。其诗文形象..

黄金史纲➀

黄金史纲:蒙古编年史书。原名《诸可汗源流黄金史纲》。俗称《小黄金史》。撰者不详。成书不早于17世纪30年代。书中首次提出蒙古源出印、藏之说。叙述印度、西藏王统及蒙古历史,侧重于成吉思汗家史,及从窝阔台至林丹汗即..

诸真元奥集成➀

诸真元奥集成:道教内丹着作汇编。9卷。明朱载编。收有张伯端《金丹四百字》、石泰《还源篇》、薛道光《还丹复命篇》等9人9部着作,每种1卷。除卷9外,均系全真道传南宗大师功法理论,阐述铅(肾精)汞(心液)相互作用而成大药..

内板经书纪略➀

释名➀

释名:训诂书。别称《逸雅》。8卷。东汉末刘熙撰。一说始作于刘珍,完成于熙。熙亦作熹,字成国,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全书分为释天、释地、释山、释水等27篇(三国吴韦昭曾补撰《官职训》、《辩释名》两篇,已佚)。训释全用声..

祁承➀

祁承:(1562-1628) 明着名藏书家。字尔光,号夷度、又号旷翁、密园老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藏书达10万余卷。藏书处名澹生堂。自编*《澹生堂藏书目》46卷(一作14卷)。..

隋书➀

隋书:纪传体史书。85卷。唐*魏徵、*令狐德棻撰。或题魏徵、*长孙无忌撰。唐贞观三年(629)太宗命魏徽编修《隋书》,十年(636),成帝纪5卷列传50卷;十五年(641)命令狐德棻监修《五代史志》,永徽三年(652)改由长孙无忌监修,显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