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➀

黄侃:

(1886-1935) 近代学者。字季刚,又字季子,自号量守居士。原名乔馨,字梅君。湖北蕲春人。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等校教授。幼时聪颖过人,刻苦好学。师事章太炎、刘师培等,擅长音韵训诂之学,兼通文学。专治小学、经学,于古音学创古本声、古变声、古本韵、古变韵之说,以一、四等为准绳,考出古声十九类、古韵二十八部,建立体系,成一家之言,成为有清以来古音研究的殿后人。着有《说文略说》、《音略》、《集韵声类表》等论着多种,点勘批校笺识的古籍存者百余卷。此外,还有诗、文、词、日记等大量遗稿。经整理,已出版的有《黄侃论学杂着》,中华书局1964年版,收论学着作17种。《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据黄氏朱笔点校的1914年商务铅印本为底本影印。还出版了由黄焯编次的手稿《尔雅音训》(1983)、《说文笺识四种》(1983)、《文字音韵训诂笔记》(1983)、《广韵校录》(1985)、《文选评点》(1985)。黄焯又编《黄侃声韵学未刊稿》(上、下),收论着13种,附1种;《量守庐群书笺识》,收笺识10种。此两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影印出版。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黄季刚诗文钞》。潘重规编《黄季刚先生遗书》,台湾石门图书公司1980年据黄氏批注、评点的8种典籍为底本影印出版。共41巨册。

【参考文献】:

《量守庐学记》(三联书店,1985);《黄侃先生研究资料》(江苏省语言学会会刊,1981.2)

为您推荐

建康实录➀

建康实录:史书。20卷。唐许嵩撰。嵩,高阳(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推断为唐肃宗至德、宝应间(756-762)或稍后的中唐时代人。书因所记吴、晋、宋、齐、梁、陈六朝皆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而名。所记史事起东汉献..

洪北江诗文集➀

洪北江诗文集:别集。66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翰林编修。曾以直言获罪,遣戍新疆。文学家,诗文才力纵横,时有奇气,骈文继轨六朝。论学之作甚多,以..

反切➀

反切:我国汉代末年产生的,用两个汉字来拼切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古人称“反”或“翻”,也称“切”,都是拼合之意。用来拼合的前一字称为反切上字,后一字称为反切下字,被注音的字称为被切字。反切的基本规律是:反切上字必..

古逸丛书➀

玉台新咏➀

玉台新咏:总集。10卷。南朝陈徐陵(507-583)编。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梁时官东宫舍人,入陈累官至中书监。成书于梁。又名《玉台集》,宋以前二名并称。选录梁以前诗歌870首,卷1至卷8为五言,卷9为历代歌行,多为七言,卷..

吴仁杰➀

吴仁杰:(1137-约1200) 南宋学者。字斗南,一字南英,自号螙隐,又号隐居士。昆山(今属江苏)人。淳熙进士。历官国子学录、四明通守。曾讲学于朱熹之门。生平博览群书,淹通经史,尤于汉史用功最勤。曾以《三刘汉书标注》未臻尽善,..

读书杂志➀

读书杂志:校勘训诂专着。清*王念孙撰。82卷。以读书札记形式,收录所校《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荀子》、《晏子春秋》、《墨子》、《淮南子》等18种古籍的文字讹误及研究汉代碑文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