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君健(文学)

叶君健:

【生卒】:1914—

【介绍】:

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笔名马耳。湖北红安人。1933年到武汉大学学习外国文学,开始写作和翻译。1936年赴日本留学,次年出版用世界语写的短篇小说集《被遗忘的人们》。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在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做国际宣传工作,参加发起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救国协会。武汉沦陷前夕赴香港,主编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用世界语翻译中国短篇小说集《新任务》,用英语翻译《中国战时短篇小说集》和日本作家鹿地亘的剧本《三兄弟》,1941年后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教授,翻译了希腊爱斯古里斯的悲剧《亚格曼农王》,挪威易卜生的《总建筑师》等多种。抗战胜利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欧洲文学,并用英文写了长篇小说《山村》、《它们飞向南方》和短篇集《无知的和被遗忘的》等。1949年回国,历任英文刊物《中国文学》副主编,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对外文委委员等职。译着有《安徒生童话全集》。作品有童话集《小仆人》、《王子与渔夫的故事》、《真假皇帝》,散文集《樱花的国度》、《两京散记》、《远行集》、《天安门之夜》、《画册》,短篇小说集《新同学》,中篇小说《开垦者的命运》、《在草原上》和长篇小说《土地三部曲》等。

为您推荐

史超(文学)

史超:【生卒】:1921—【介绍】: 剧作家。江苏徐州人。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任该校教员。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冀鲁豫军区文工团工作。建国后先后在西南军区创作组,总政治部创作室、八一电影制片厂..

冯健男(文学)

冯健男:【生卒】:1922—【介绍】: 文学评论家。湖北黄梅人。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至桂林。1952年调至广州,在中南军区《战士报》社工作。1953年调北京,在军委总政治..

冯牧(文学)

冯牧:【生卒】:1919—【介绍】: 文艺评论家、散文家。原名冯先植。北京人。1935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8年赴延安抗大和鲁艺学习。1941年在鲁艺文艺理论研究室从事理论研究。1944年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编..

冯至(文学)

包尔汉(文学)

包尔汉:【生卒】:1894—【介绍】: 维吾尔族诗人,剧作家。新疆阿克苏人。青年时代,对俄国十月革命十分向往。1929年去德国,入柏林大学经济系,系统钻研马列主义理论。1933年返国。1937年被新疆盛世才政府派往苏联任职,翌年被电..

包玉堂(文学)

包玉堂:【生卒】:1934—【介绍】: 仫佬族诗人,原名包祖堂,曾用名包裕堂。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人。解放前在家乡中小学读书。1949年参加革命。1949年至1958年,从事基层工作和小学教学行政工作。1958年9月入宜山师专中文科学习..

包天笑(文学)

包天笑:【生卒】:1875—1973【介绍】: 小说家。原名公毅,笔名拈花、余翁等。江苏吴县人。清末即开始文学活动。最初从事文学翻译,译作有《迦因小传》。辛亥革命前夕到上海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主持的刊物多发表鸳鸯蝴蝶派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