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文学)

冯雪峰:

【生卒】:1903—1976

【介绍】:

诗人、文艺理论家。原名冯福春,笔名画室、何丹仁等。浙江义乌人。1919年起先后就读于金华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参加晨光社,1922年春与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创立湖畔诗社,合出白话诗集《湖畔》、《春的歌集》。1925年春到北京,在应修人主编的《支那二月》上发表诗文。1926年始译苏联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论着。1927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因被国民党追缉逃至上海。1928年5月作《革命智识阶级》,为在革命文学论争中遭到围攻的鲁迅辩护。不久结识鲁迅,成为鲁迅的学生、挚友、党和鲁迅的联系人。1930至1933年间负责上海左翼文化战线工作,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在此期间主编和编辑了《萌芽》月刊、《巴士底山》、《前哨》(《文学导报》)、《十字街头》等刊物,编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3年12月去中央苏区,任瑞金中央党校教务主任、副校长、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红军大学和中央党校工作。1936年受中共中央委派到上海,向鲁迅和上海文化界传达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支持鲁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通过史沫特莱向世界人民第一次报导中国红军长征的消息;代表中共中央主持了鲁迅的丧事。1937年任上海中共办事处副主任、中共东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皖南事变后被捕,囚于上饶集中营近两年,在狱中作新诗几十首,后结集为《真实之歌》出版。1942年底由党中央营救出狱,到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统战和文化工作,后又到上海做文化工作。其间写有大量杂文、论文和寓言。上海解放后任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鲁迅着作编刊社社长。1951年春到北京,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党组书记兼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等职。后因《红楼梦》研究问题,被解除《文艺报》主编职务,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1年11月摘帽,1979年4月错划问题得到彻底改正。

为您推荐

冯毅之(文学)

冯毅之:【生卒】:1908—【介绍】: 小说家、诗人。原名冯仙舟,笔名鲁风。山东益都人。1929年在济南高中读书时即开始小说和诗歌创作。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和“左联”,曾任北方“左联”组织部长。1937年冬参加八路军,曾任八..

冯文炳(文学)

冯文炳:【生卒】:1901—1967【介绍】: 小说家。字蕴仲,笔名废名。湖北黄梅人。1916年入武昌读中学,1924年入北大英文系就读。1929年毕业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讲师。在学习期间,开始从事小说、新诗和散文创作。1925年出版小说..

西戎(文学)

西戎:【生卒】:1922—【介绍】: 小说家。原名席诚正。山西蒲县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延安鲁艺附设部队干部班学习,后又转入八路军留守兵团部队艺术学校戏剧班学习。1942年到八路军一二〇师政治部战斗剧社编辑股..

冯德英(文学)

冯乃超(文学)

冯乃超:【生卒】:1901—1983【介绍】: 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冯子韬,笔名李易水。广东海南岛人。生于日本横滨。1923年毕业于日本第八高等学校,翌年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科。1927年返国,参加后期创造社,在《创造月刊》..

朱湘(文学)

朱湘:【生卒】:1904—1933【介绍】: 诗人。原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笔名天用。1919年入清华学校,曾参加清华文学社,并于1923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24年因有忤校方规定被迫退学,在京积极从事文学活动,出版诗集《夏天》,与徐..

成仿吾(文学)

成仿吾:【生卒】:1897—1984【介绍】: 文学理论家,诗人。原名成灏,湖南新化人。1913年赴日本,先入日本岗山第六高等学堂,1916年又入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在长兄革命思想影响下,有强烈的民族民主革命意识。1921年与郭沫若、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