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学)

老舍:

【生卒】:1899—1966

【介绍】:

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过小学校长、国文教员等职。1924年夏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开始写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日》和《二马》。1929年夏离英回国。1930年起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写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这些小说塑造了一些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人民的群像,真实地描绘了他们在人间地狱的痛苦挣扎。其中《月牙儿》、《断魂枪》、《黑白李》等篇尤为突出。1936年夏起从事专业写作。同年秋开始发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与《选民》。《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成就。作品通过一个健壮要强的人力车夫自我奋斗失败的故事,抨击了罪恶的社会制度。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为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以团结抗日为题材,利用各种文艺形式从事文学创作。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剧本《残雾》、《国家至上》(与宋之的合着)、《张自忠》、《面子问题》等九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描写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北京人民的苦难与反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短篇小说《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艺、鼓书词、京剧等。1946年3月赴美国讲学,并写作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及《鼓书艺人》。1949年12月返回北京。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0年至1966年写有话剧《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茶馆》、《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神拳》、《宝船》、《荷珠配》等,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正红旗下》及其他报告文学、杂文、短评和通俗文学作品。其中的《茶馆》是老舍的名篇,作品以大茶馆中的形形色色人物构成了一幅旧社会的世态众生像。构思缜密,风格独特,思想艺术均属上乘。1966年8月不幸逝世。老舍熟悉下层人民,擅长于表现北京生活,以描写城市贫民着称。作品再现了城市底层的各种生活场景,提出了城市贫民摆脱悲惨命运的社会课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语言流畅,文笔轻松,纯熟的北京口语写出了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风俗人情。不仅在国内深受群众喜爱,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其中《骆驼祥子》的翻译文本达二十种左右。

为您推荐

朱自清(文学)

朱自清:【生卒】:1898—1948【介绍】: 诗人、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1916年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毕业。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去江苏、浙江任中学教员。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1924年出版了..

吕剑(文学)

吕剑:【生卒】:1919—【介绍】: 诗人。原名王聘之。山东莱芜人。抗战爆发后去南方,长期从事文艺和新闻编辑工作。1938年开始写诗,同年出版诗集《进入阵地》。抗战胜利后去香港,编辑文艺刊物。1948年进入华北解放区。建国后..

延泽民(文学)

延泽民:【生卒】:1921—【介绍】: 小说家。陕西绥德人。1935年参加陕北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过小学教员,区委书记等。1943年在延安从事宣传工作。建国后在中共陕西省委任宣传处长、文艺处长、宣传部副部长、195..

任大星(文学)

华嘉(文学)

华嘉:【生卒】:1915—【介绍】: 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原名邝剑平,笔名劳心。广东南海人。1937年前在上海参加左翼文艺活动,1938年后历任广州《救亡日报》、香港《华商报》、《人间文丛》编辑、记者。陆续出版了报告文..

任钧(文学)

任钧:【生卒】:1909—【介绍】: 诗人。原名卢嘉文,又名卢奇新,笔名有卢森堡、森堡、孙博等。广东梅县人。1926年考入县立东山中学读书。1928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同时加入太阳社。其后赴日本留学。1932年返国。曾与蒲风、..

任德耀(文学)

任德耀:【生卒】:1918—【介绍】: 剧作家。江苏扬州人。1937年进入长沙戏剧学校学习舞台美术。毕业后加入重庆青年剧社,从事导、演和舞台美术设计。1947年参加宋庆龄发起的中国福利会儿童团的筹建工作。建国初曾去苏联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