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文学)

邹韬奋:

【生卒】:1895—1944

【介绍】:

记者,散文家。

原名恩润。江西余江人。儿时在福州小学攻读经书,1912年秉承父命进上海南洋公学(交大前身)附小就读。192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

1926年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的新闻出版职业生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撰文抨击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声援东北义勇军的抗敌斗争。

1932年创建生活书店,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并被推选为执行委员,7月被迫流亡意大利,又曾去法、比、荷、德、苏、美游历,1935年8月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香港创办《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等进步报刊,参加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11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七·七”事变后获释。抗战爆发的前四年,辗转武汉、重庆、香港,主编《抗战》、《全民抗战》、《大众生活》等刊物,为团结御侮,反对侵略,争取民主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进步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香港沦陷后离港。1942年10月到达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1943年初被通缉,秘密回沪就医,确诊为脑癌,1944年7月24日病逝。根据他临终申请,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

着有《韬奋漫笔》、《萍踪寄语》、《患难余生记》等论文、随笔、游记及其他近百万言。作品内容充实,文笔质朴简洁,语言明快通俗,游记、散文写得文情并茂、生动活泼,政论针砭时弊,富于鼓动性和感染力,社会影响尤为广泛。

为您推荐

桂公塘(文学)

桂公塘:短篇小说集。郭源新(郑振铎)着。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历史小说3篇:《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毁灭》。这三篇作品通过文天祥、黄公俊、史可法等三个有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的描写,热情赞美了救亡图存的..

丁西林(文学)

丁西林:【生卒】:1893—1974【介绍】: 剧作家,原名丁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早年在上海读书,后留学英国,攻读物理,同时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23年发表了处女剧作《一只马蜂》,此后又写了..

曹葆华(文学)

曹葆华:【生卒】:1906—1978【介绍】: 诗人,翻译家。四川乐山人。青年时代曾在北京清华大学学习,受后期新月派诗歌影响,创作了不少新诗。翻译出版了梵乐希的《现代诗论》、瑞恰慈的《科学与诗》。抗战爆发后,诗风开始转变,193..

敖德斯尔(文学)

丁一三(文学)

丁一三:【生卒】:1931—【介绍】: 剧作家。原名薄殿辅,笔名丁力。河北宁河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文化宣传工作。建国后参加过剿匪斗争,任部队报纸编辑,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副主任,剧协常务理事等职。五十年..

顾毓琇(文学)

顾毓琇:【生卒】:1902—【介绍】: 剧作家,科学家。号古樵,笔名一樵、蕉舍。江苏无锡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同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电机工程,得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历任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电机工..

葛洛(文学)

葛洛:【生卒】:1920—【介绍】: 小说家。原姓常,主要笔名有常础、于顷等。河南汝阴人。1938年到陕北抗日根据地,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0年毕业后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1943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我的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