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

大家谈:

上海《每日译报》副刊,日刊。

1938年6月28日创刊,1939年5月18日因《每日译报》被迫停刊而随之终刊。前后担任该刊主编的有巴人(王任叔)、鹰隼(钱杏邨)、叶富根(于伶)、白丁等。

内容以各种社会问题的讨论文章为主,同时辅以一些评述性的杂文,读书随笔及少量文艺创作。王任叔主编期间,刊载的杂文笔调辛辣,对孤岛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鞭笞甚力。

10月18日,鹰隼的短文《守成与发展》对当时杂文的“鲁迅风”提出不同看法,巴人撰文予以反驳,由此引起“孤岛”文坛上的“鲁迅风之争”。同年12月28日,该刊发表孔另境、关露等37位文化工作者联名的《我们对于“鲁迅风”杂文问题的意见》,提出停止各报副刊上就这一问题的争论,集中力量于救亡宣传,争论渐告平息。

文学作品中,短篇不多,散文有景宋的《伟大的人》等。还先后连载了一些长篇,如谷斯范的小说《新水浒》,疾首的长诗《胜利前奏曲》等。

为您推荐

北社

北社:1940年创办于上海“孤岛”。这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下创办的一个秘密出版机构,由当时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刘宁一直接领导,由地下党员陈公琪、朱善钧、陆象贤三位组成。北社曾编写出版了通俗..

诗化散文

诗化散文:或称“诗的散文”、“散文诗”。指的是以散行文字、散文体式表现富于诗意题材的一种艺术形式。诗意、诗的素质、诗的情趣、诗的意境,等等,并不是诗歌体裁所独有,它们也能够在散文形式中充分表现出来。散文中有诗..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科学小品”一词最早见之于1934年9月创办的《太白》半月刊。该刊首创“科学小品”专栏,发表了克士(周建人)、贾祖璋、刘薰宇、顾均正四人的四篇作品,同期还刊出柳湜撰写的第一篇理论文章《论科学小品文》。据..

广州文艺通讯站

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我国现代散文中记叙散文一类有个不断拓展种类、日渐增多体裁的发展过程。二十年代记叙散文沿着两条轨道平行发展,一类是以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的长篇游记为代表,具有体制宏大、内容丰富翔实、文..

日记

日记:日记与书信类似,通常也是一种实用文体,但许多作家的日记往往具有文学价值,可以成为文学散文中的一种。在现代作家中,郁达夫曾经专门提倡过“日记文学”。他说:“散文作品里头,最便当的一种体裁,是日记体”,“我们大家都有..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依据文体样式的内容和功能,散文大体上可区分为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三类。抒情散文偏重于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个人主观感兴的抒发表现时代生活的投影和社会情绪的某些色相,其中自然也有记叙、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