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书》

《雨天的书》:

周作人的散文集。1925年12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共收文57篇。较着者有《苦雨》、《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苍蝇》、《破脚骨》等篇,内容涉及自然风物的描摹,人情物理的探寻,文史典故的放谈等,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着意于表现返归自然,顺乎天性,自由率性而适度的生活情趣。这本散文集集中体现了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在从容的描绘中浸透着作家的闲适趣味,于“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搀杂着几分忧郁、惆怅的“苦味”,显示着“爱智者”的博识与理智但又无“卖智与炫学”之嫌,自有亲切、通达的风致。在当时它受到了众多读者的欢迎,其中的名篇也同样为后世传诵不已。

为您推荐

秧歌运动

秧歌运动:指1943年左右,在延安和其他解放区开展的一种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它是延安整风以后,群众性文艺活动迅速高涨,文艺工作者更自觉地向群众学习结出的硕果。在秧歌运动中,演出的都是用来表现新的生活和斗争的新秧歌,改变..

现代派诗歌

现代派诗歌:出现于三十年代的一个新诗流派。代表诗人有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金克木、卞之琳、林庚、徐迟等。戴望舒等人于1929年至1930年创办《新文艺月刊》,系统介绍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并发表一些象征主义诗作。1932..

《饿乡纪程》

《饿乡纪程》:瞿秋白的散文集,又名《新俄国游记》。写于1920年10月至1921年10月,1922年9月出版。为作者以《晨报》记者身份考察苏联时所作。本集着重写赴苏历程,作者怀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无限向往,最早向中国人民“拨开”..

延安平剧院

阴谋文艺

阴谋文艺:“文革”时期产生的文艺现象。“四人帮”为了达到篡党夺权的目的,自1973年至1976年间炮制了一批阴谋文艺作品,如小说《金钟长鸣》、《虹南作战史》,话剧《盛大的节目》,电影《反击》等。它们是阴谋政治强奸文学产..

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三十年代在上海一度流行的一种现代派小说。代表作家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此派小说受日本二十年代兴起的“新感觉派”的影响,师法于欧洲的现代派技巧,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别具一格。作品的突出内容是表现..

《罪恶的黑手》

《罪恶的黑手》:臧克家的诗集。1934年10月由生活书店出版。共收诗作16首。诗集的主要内容是诗人面对农村现实,真实精细地表现出农村的动乱和农民的苦难。如《村夜》写农人在夜色降临后,“把心和耳朵连起,机警地听狗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