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贝娄

索尔·贝娄:

【介绍】:

美国当代着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5年生于加拿大,父母是俄国的犹太人。9岁随父母移居美国芝加哥和伊利诺斯。曾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学习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晃来晃去的人》获得好评,1953年发表《奥吉·玛琪历险记》,获国家图书奖。以后陆续发表《雨王汉德森》、《赫索格》、《洪堡的礼物》等长篇小说。1987年发表《哀伤更致命》,又在文坛引起轰动。贝娄的小说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内容,极力探索当代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主人公大多是敏感的知识分子。艺术上擅长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事件与场景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没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却充满了主人公混乱而激烈的思想活动。语言不受句法限制,对话中有许多俚语、讽刺语。

为您推荐

文学的体裁与分类

文学的体裁与分类: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是作品在体制、结构、语言等方面所形成的外部形态。文学体裁的分类,按不同的标准与角度,有不同的分法。中国传统的划分是“四分法”,把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包括..

文学的社会作用

文学的社会作用:指文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各种作用,又称文学的功能。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于社会科学理论,它不是通过概念、判断来说服人,而是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影响人。文学的社会作用必须以审美体验作..

叙述人称

叙述人称:指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化身——叙述人采用的某种人称叙述口吻(方式)。它不一定专指叙述,也包括描写、抒情、议论等,但主要表现于叙述中,故名。叙述人称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作品中以“我”的口..

性格二重组合原理

田德里亚科夫

田德里亚科夫:【生卒】:1923—1984【介绍】: 苏联当代着名作家。生于农村职员家庭。曾入高尔基文学院学习创作,后任文学杂志编辑。早期写有长篇小说《在森林中》,不为人注意。1953年底连续发表三部作品:中篇小说《伊凡·楚..

非情节因素

非情节因素: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情节之外的内容部分。如开头的序言,末尾的结语,中间的旁白、议论、插入语、插曲等。它们虽不属于故事情节的组成因素,却也是整个作品的有机部分,对于交代写作缘起、加深读者理解主题思想和人..

典型和典型化

典型和典型化:典型即典型的艺术形象,又称“典型人物”、“典型形象”、“典型性格”。指作家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出来的反映现实生活某一群或某一类人的性格特征,而又具有鲜明生动的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典型是共性和个性,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