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史

民俗史:

研究社会风俗历史的学科。它以风俗习惯(即一个民族或一定地域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长期形成的共同习惯,包括衣着、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好尚、信仰和禁忌等)和社会风气(即一定时期社会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言行方面的带普遍性的倾向)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风俗习惯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它本身演进的规律。同宗教史、伦理史、民族史的研究有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密切关系。是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为您推荐

吴越争霸

吴越争霸: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进行的争霸战争。公元前505年,越国乘吴伐楚之机侵入吴国,由此引起了两国一连串的复仇战争。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大败越军,越王勾践称臣乞和,并入吴为奴三年。归国后勾践尝胆思辱,发..

南北司之争

南北司之争:唐朝后期朝官与宦官集团之间的争权斗争。朝官各官署在皇宫之南,故称南司,或称南衙;宦官的衙门则称北司。唐朝后期宦官专政。公元835年,宰相李训、舒元舆谋诛宦官仇士良等,结果反被杀害。854年,唐宣宗与宰相令狐策..

曹魏屯田制

曹魏屯田制:东汉末年,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召募流亡农民,开垦荒地,实行屯田。农民被按照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几十人一屯,在屯田官吏管理下,垦荒种粮。曹操又让兵士屯田,称军屯。实行屯田使军粮有了保证,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得以..

汉朝

朋党之争

朋党之争:唐代穆宗至宣宗时期(821年-859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之间的斗争。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对藩镇姑息妥协;李党多世家出身,主张削弱藩镇势力。穆宗时牛僧孺一度为相,李德裕被排挤..

汉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生卒】:公元前6—公元57【介绍】: 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字文叔,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公元25年至57年在位。王莽末年,他起兵响应农民起义,后加入绿林军。23年,在昆阳之战中,他突围求援,大..

郡县制度

郡县制度:中国古代设郡以统县的两级地方政权制度。郡和县是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下的地方政权和行政单位。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开始设县,后在边地设郡。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