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句诗:由两人或多人共作,每人一句或多句,联结成篇的诗。这种方式是中国古代作诗的一种方式。旧传最早的联句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全诗七言,26句,分别由26人出句,一句一意,相联而成,每句用韵,后人又称其为“柏梁体”。但据后人考订,此诗系伪托之作,并不可靠。晋宋时不少人作诗已用联句,今存陶渊明、鲍照、谢朓等人诗作中均有此种形式。大抵为一人作4句,并有较完整的意思,所以有些学者曾以此认为后来的五言绝句由此而来。唐代用联句作诗的更多,赵翼《瓯北诗话》:“又如联句一种,韩、孟多用古体;唯香山与裴度、李绛、李绅、杨嗣复、刘禹锡、王起、张籍皆用五言排律,此亦创体。”联句作诗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联成一篇;后来习惯于用一人出上句,继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续,最后结篇。联句诗多为友人间宴饮时酬酢游戏之作,难有佳篇。
为您推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
绿原:中国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刘仁甫:笔名刘半九、绿原。湖北黄陂人。少孤且贫。1938年起流亡外地,靠别人资助读书。1941年开始发表诗作。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1942年在重庆入复旦大学外文系学习,与邹荻帆等人合编诗刊《..
《河岳英灵集》:唐诗选集。唐代殷璠编选。殷璠,生卒年、字号不详。南宋时《嘉定镇江志》卷十八载:“殷璠,丹阳人,处士,有诗名。”丹阳,县名,唐时属润州(今江苏镇江)。据晚唐吴融《过丹阳》诗,殷璠还担任过润州的“文学”地方官..
王安忆:中国作家。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同安。1955年随母亲茹志鹃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至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1980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班学..
李季:(1922-08-16~1980-03-08),中国诗人。河南唐河人。卒于北京。原名李振鹏。1938年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到连队做基层工作。1942年冬到陕北“三边”(定边、靖边、安边)地区工作。1948年起在延安任《群众日报》编辑。中..
民间文艺学:研究民众口头文学作品及其传承现象的学科。主要任务是对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理论的探索和阐明,或对它的理论史进行清理和论述。诸如研究民间存在的口头文学的性质、特征、流传和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