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_

《闲情偶寄》:中国清代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有多种版本,题名并不相同:康熙十年(1671)翼圣堂刻本题《笠翁秘书第一种》,雍正八年(1730)芥子园刻本《笠翁一家言全集》本题《笠翁偶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题《闲情偶寄》,以翼圣堂本为主,用芥子园本加以校补。戏曲历史发展到李渔的时代,已经历了元杂剧和明传奇两次创作高潮,李渔有感于理论落后于创作,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戏曲创作的实际,并结合他自身的创作经验,在书中对戏曲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为您推荐

余姚腔_

余姚腔:中国戏曲声腔。因形成于浙江余姚而得名,属明代南戏四大声腔:(即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之一。明成化年间,绍兴府余姚县已出现“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的情形(陆容《菽园杂记》)。嘉靖年..

前四史_

前四史:是指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东汉班固撰《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和西晋陈寿所撰《三国志》。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板式_

板式:,中国戏曲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板式一词原有两种含义:①指板眼形式,即节拍形式。中国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通常以板、鼓击拍,板用以表示强拍,鼓则用以点击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在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术语中就把强拍称为..

昇平署_

文赋_

文赋:赋体的一类。是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而产生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反俳赋、律赋在对偶、用韵方面的限制,而趋于散文化。在谋篇上,它吸收了当时古文的章法、气势,比起两汉辞赋,它虽然也有铺陈的特点,但克服了喜欢用僻字和..

诗之六义_

诗之六义:中国古代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将“六诗”说发展为“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汉书》_

《汉书》:中国纪传体西汉断代史,为“二十四史”之一。共100篇,其中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后人析为120卷。东汉班固撰。其父班彪撰写《后传》65篇,作为《史记》续篇。班固以此为基础着手撰写《汉书》。班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