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缘情: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是古人对诗歌基本特点的理论概括。由于中国古代最发达的是抒情性较强的诗、乐、舞等艺术形式,主诗言志说者,也很强调情感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如荀子既主张“言志”,又十分重视艺术由情而生、以情感人的特点。他在《乐论》中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又如《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再如《毛诗序》虽也强调“诗者,志之所之也”,但同时又指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都强调了“情”的作用。到汉代,更明确地提出了“诗以言情”的主张(刘歆《七略》)。在《汉书·翼奉传》中,还曾提出过明清时期才广为流行的观点:“诗之为学,情性而已”,即离开了情感,就不会有诗。同时,还有不少人认为,“言志”本身就包含着抒发感情。如汉代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中说:“诗赋者,所以颂丑善之德,泄哀乐之情也。”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说:“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他在《左传正义》中,更明确地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在他看来,情和志之间并无根本的区别,这就把“言志”与“缘情”结合起来了。
为您推荐
前四史:是指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东汉班固撰《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和西晋陈寿所撰《三国志》。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板式:,中国戏曲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板式一词原有两种含义:①指板眼形式,即节拍形式。中国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通常以板、鼓击拍,板用以表示强拍,鼓则用以点击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在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术语中就把强拍称为..
文赋:赋体的一类。是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而产生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反俳赋、律赋在对偶、用韵方面的限制,而趋于散文化。在谋篇上,它吸收了当时古文的章法、气势,比起两汉辞赋,它虽然也有铺陈的特点,但克服了喜欢用僻字和..
《汉书》:中国纪传体西汉断代史,为“二十四史”之一。共100篇,其中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后人析为120卷。东汉班固撰。其父班彪撰写《后传》65篇,作为《史记》续篇。班固以此为基础着手撰写《汉书》。班固死..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中国文学:中华民族的文学。以汉民族文学(汉语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中国文学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