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尼

丽尼:

【生卒】:1909.11.4—1968.8.3

【介绍】:

原名郭安仁。

湖北孝感人。中学时代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因此被学校开除。

之后,他进邮局任职,后又到上海入劳动大学当旁听生。

1930年前后,他辗转于闽南沿海和武汉等地,先后担任过《泉州日报》副刊编辑,晋江黎明高中英语教员,武汉美术专科学校教员等职。

三十年代初,他在武汉和上海参加左翼剧联的活动并与陈荒煤一起参加了“左联”,同时与巴金、吴朗西等人共同创办了文化生活出版社(初名文化生活社),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抗战期间,他在重庆等地为生计奔波。解放前夕,曾担任重庆相辉大学文学教授。1950年后在武汉、北京等地从事文化行政和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担任过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电影出版社外国电影编译室副主任、《译文》(后改名《世界文学》)杂志编辑委员等职务。

1965年调广州暨南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他于二十年代末登上文坛,主要贡献在于散文创作和外国文学翻译。散文集有:《江之歌》、《黄昏之献》、《鹰之歌》和《白夜》。此外尚有些未结集的作品散见于《文学季刊》、《文季月刊》等刊物。

《黄昏之献》收集1928年6月至1932年4月间的作品,大部分的篇章抒写了作者对于“失去了的南方”的回忆,刻划了在黑暗年代里不甘于沦落的知识青年的内心痛苦和搏斗。作于1934年至1937年的《鹰之歌》和《白夜》,在题材上比《黄昏之献》有了拓展,情调亦较为健朗,体现了左翼运动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但部分篇章的抒情成分有所减弱。他是个具有诗人气质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也大多可以归于散文诗一类。

巴金评论丽尼散文时说:“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者不会忘记他在散文的发展上所作的贡献。”(《关于〈春天里的秋天〉及其他)他的译着有:纪德的《田园交响乐》;屠格涅夫的《前夜》和《贵族之家》;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和《海鸥》;高尔基的《天蓝的生活》等。

为您推荐

严敦易

严敦易:【生卒】:1905.9.9—1962.6.17【介绍】: 字易之,号渥甫。江苏镇江人。青年时代在商业、财经界任职,因酷爱文学,曾在《小说月报》、《文学》、《太白》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和杂文。他的历史小说《杨贵妃》受到好评。为..

陆晶清

陆晶清:【性别】:女【生卒】:1907.12.17—【介绍】: 原名陆秀珍。笔名有小鹿、娜君、梅影等。云南昆明人。1922年起,先后就学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科,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文系。其间,曾编辑《妇女周刊》、《蔷薇周刊》,主..

何家英

何家英:【生卒】:1921.11.19—【介绍】: 原名何子铨。曾用名何子明。笔名有丁明、徐欣、高阳等。广东南海人。青少年时在广西合浦一中读书。1936年底在南宁广西印刷厂当工人。1937年10月任中共南宁市委组织委员。以后与陈..

何家槐

杨絮

杨絮:【性别】:女【生卒】:1918.5—【介绍】: 原名杨宪之。笔名有皎霏、阿皎、杨絮等。辽宁沈阳人。回族。1938年毕业于沈阳大东关坤光女子高级中学,1938年因反对父母包办婚姻、逃往长春,作过银行职员、话剧演员、歌手、编辑..

张十方

张十方:【生卒】:1914.4.27—【介绍】: 原名张广桢。曾用名张四正、张一正。广东东莞人。幼年丧父。1932年离家,先后到福建、上海、北平、东京求学。1937年回国。翌年赴汉口,参加《文摘战时旬刊》编译工作。以后曾到重庆郭沫..

阿垅

阿垅:【生卒】:1907.2—1967.3【介绍】: 原名陈守梅,笔名有S,M、亦门、阿垅等。浙江杭州人。出身贫寒,小时苦学。1925年进入杭州沈奎记绸布店当学徒。后该店倒闭失业,即开始学习写作。约1930年考入上海工业专科学校(南洋公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