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以来的报告文学

抗战以来的报告文学:

以群作。

发表于1941年7月25日《中苏文化》第9卷第1期“抗战四年来之新文艺运动特辑”,收入1943年2月作家书屋出版社报告文学选集《战斗的素绘》(后改为《南京的虐杀》)一书作为“代序”。这是对抗战9年来报告文学创作的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全文分“报告文学史略”、“抗战以来报告文学特殊发达的原因”、“抗战以来的报告文学反映了什么?”、“抗战以来报告文学底动向”、“几种代表的风格”和“今后的展望”六个部分。论文指出:“中国报告文学底产生和发展,完全是中国社会现实底激变所促成的”,其发展的动向,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由平铺直叙到提要勾玄;2、由记叙直接的经验到表现综合的素材;3、由热情的歌颂到冷静的叙写;4、由战争的叙述到生活底描写;5、由以事件为中心到以人物为主体。

这几个方面表明抗战以来中国报告文学创作质量的提高。至于作者认为“在一九三一年底到‘九一八’以前,中国还没有报告文学”、“即或有少数类似报告文学的作品也未被称为报告文学”的观点,现在已经证明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为您推荐

《陈祖芬报告文学选》

《陈祖芬报告文学选》:陈祖芬着。北京出版社1982年12月版。21.8万字。“北京文学创作丛书”之一。收辑《祖国高于一切》、《朝圣者与富翁》、《中国牌知识分子》、《生命》、《一个成功者的自述》、《棋道与人道》、《..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中国作家协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版。46.2万字。本书是1981年至1982年全国四项文学(新诗、报告文学、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评奖中的优秀作品之一,共收获奖的报告文学24篇。..

《少女少男心理报告文学选》

《少女少男心理报告文学选》:宁夏人民出版社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版。7.5万字。包括孟晓云的《多思的年华》、李君旭的《七月,令人莫测的七月》、陈冠柏的《黑色的七月》3篇报告文学,均以中学生的生活、心理、情绪..

《蒙古族报告文学选》

《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

《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中国作家协会编。作家出版社1988年12月版。93.3万字。收入22篇获奖报告文学作品,分上下集。有李延国《中国农民大趋势》、理由《倾斜的足球场》、钱钢《唐山大地震》、孟..

《中学生题材小说、报告文学“知音奖”获奖报告文学集》

《中学生题材小说、报告文学“知音奖”获奖报告文学集》:上海电视台“你我中学生”课余采编组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19.5万字。收入报告文学6篇:孟晓云的《多思的年华》、《我们和你们》、《你在哪里失去了他..

《中学生题材小说、报告文学“知音奖”获奖小说集》

《中学生题材小说、报告文学“知音奖”获奖小说集》:上海电视台“你我中学生”课余采编组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21万字。收入小说5篇:韩晓征的《夏天的素描》、陈丹燕的《女中学生之死》、牟国平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