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新闻)

通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又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新闻文体。主要的报道范围是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成长经过、某项工作的详细情况及某地风貌的概况特色等,是最常用的报道形式之一。目前一般对通讯作如下分类:按报道内容,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按写作形式,分为一般通讯、小故事(小通讯)、特写、巡礼、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等等。新闻文体正处在不断分化和融合之中,通讯的分类似乎没有也不必固定下来。已经产生了一些边缘性的通讯形式,如政论式通讯、杂文式通讯等。报告文学曾被称为文艺特写、文艺通讯,现已成为独立文体。通讯同消息一样,要求内容完全真实,讲求时效,但它比消息的客量更大,写作更活,表现力更强,报道范围更广。通讯的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通讯写作要求主题正确、鲜明、集中、深刻。应围绕主题精选典型材料(事件、人物、风貌、经验、情节等等)。常见的通讯结构方式有纵式,横式和纵横式结合三种。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对象的认知顺序安排材料;横式结构以空间转换或按事物性质层次安排材料;纵横式结构则将上述二者结合起来运用。通讯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运用。中国早期报纸的通讯,脱胎于描写性消息及古代记叙性散文,篇幅较短,事件要素交代不全,表现手法也较简单。早期报纸称通讯为“通信”,或以“记”、“录”等字样区别于其他文章,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新闻文体,出现了纪实性的事件通讯、战地通讯、日记体的纪实性通讯、游记体通讯等种类。20世纪初,远生通讯的出现,使通讯这一文体的地位得到承认并日趋巩固,并逐渐成为最吸引人的新闻体裁。几十年来,通讯在新闻文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形式日趋完备,技巧日趋纯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通讯名篇。

为您推荐

《梁厚甫通讯评论选》

《梁厚甫通讯评论选》:梁厚甫着。新华出版社1983年7月版。13万字。收作者写于70年代的通讯评论41篇。主要有《由卡特总统的记者招待会看美国的核子战略》、《共和党方面的力量如何》、《撒切尔夫人膺选之后》、《总结7..

《国际通讯选》

《国际通讯选》:刘思慕着。重庆出版社1984年11月版。8.1万字。选辑作者1936-1980年间所写的国外通讯、见闻、随笔和游记之类的散文共11篇。主要包括《闲话日本宗教》、《国际间谍战》、《战时日本百态》、《出爪哇记》、..

《华山战地通讯选》

《华山战地通讯选》:华山着。新华出版社1986年2月版。7万字。共10篇。其中《窑洞阵地战》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承德撤退》、《踏破辽河千里雪》、《英雄的十月》等6篇作于解放战争时期;《清川江畔》、《阵地春节散记》等3..

《徐铸成通讯游记选》

《中国优秀通讯选》

《中国优秀通讯选》:徐占焜主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5月版。84万字。上下2册。上册收1912年至1960年的通讯73篇,下册收1961年至1984年的通讯80篇。有黄远生的《外交部之厨子》,邹韬奋的《月下中流——经苏伊士河》和《华美..

《刘白羽东北战场通讯选》

《刘白羽东北战场通讯选》:刘白羽着。新华出版社1986年6月版。11万字。收作者1946年初到1949年秋,以记者身份经历东北解放战争后随四野入关直下武汉期间所写通讯35篇。有《进入东北》、《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西线..

《徐民和通讯述评选》

《徐民和通讯述评选》:徐民和着。新华出版社1988年1月版。10.1万字。辑录作者的通讯述评25篇。有《“是党给我的艺术新生命”》(记姚雪垠)、《和人民一道前进——作家柳青的文学道路》、《还是那副笑容那颗心——记丁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