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新闻)

副刊:报纸上刊登非新闻类体裁为主的专版。通常定期出版并有固定刊名。中国1815年8月5日创刊的第一张近代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刊有非新闻类作品。1897年11月24日《字林沪报》创办附刊《消闲报》,使非新闻类作品有了固定版面,是副刊的开始。当时的副刊文字主要是消遣娱乐性的。“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一些传播新思想,提倡新文化的副刊,1921年,《晨报》将刊登副刊的第七版定名为《晨报附镌》,请人用隶书写刊名时,却写成了《晨报别镌》。1925年改为《晨报副刊》,从此附刊被称为“副刊”。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正刊具有共性,在政治方向、读者对象、风格上与正刊保持一致。副刊不同于正刊的个性是,表现在任务上,侧重于从思想方面对读者进行教育和引导,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在内容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三者兼顾。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选材的角度往往注重侧面;在体裁上,主要采用非新闻类的杂文、散文、诗歌、绘画等。副刊与一般期刊相比较,也有其鲜明的个性。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即副刊所刊载的内容与客观外界正在发生的变动有较密切的联系,篇幅一般也较为短小。副刊有综合性副刊、专题副刊和专业性副刊3类。综合性副刊反映社会面较广,内容多样,以刊登杂文、散文、诗歌、小说、绘画等文艺作品为主。是报纸副刊的传统样式。专题性副刊,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一般也具有文艺色彩,如国际副刊、家庭副刊、科普副刊等。专业性副刊,主要传播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面向专业人员或这一方面的爱好者,具有专业性,不太强调文艺性,如史学副刊、经济管理副刊、教育副刊等。后两种副刊,又统称为专刊。=3

为您推荐

《解放日报·副刊》

《解放日报·副刊》 : 现代报纸副刊。自1941年9月16日至1942年3月30日,《解放日报》开辟《文艺》副刊,共出111期。在此前后,虽未标明副刊名目,但辟有专门发表文艺创作和评论的版面。其间名目体例曾..

《新华日报·副刊》

《新华日报·副刊》 : 现代报纸综合性文化副刊。重庆《新华日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中共在国统区出版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同年10月25日迁至重庆出版,1947年2月28日出至3231号因被..

《晨报副刊·诗刊》

《晨报副刊·诗刊》 : 现代文学副刊。1926年4月创刊于北京。是《晨报》的副刊之一。周刊,前后共计出版了11期。该刊初期采用轮编制原则,前五期分别由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编辑。从第6期起由徐志..

《晨报副刊》

《京报副刊》

《京报副刊》 : “五四”时有重大影响的报纸副刊,综合性刊物。孙伏园编辑,1924年12月5日创刊,日出一号,每号印16开纸8版,每月合订一册,至1926年4月24日《京报》被奉系军阀封闭而停刊,共出477号。行..

晨报副刊·诗刊(诗歌)

晨报副刊·诗刊:从1926年4月1日开始,逢每周星期四出版,一期八开一张,同年6月10日停刊,共刊行11期。徐志摩主编,闻一多、饶孟侃、朱湘(后退出)等参加编辑。徐志摩、闻一多、刘梦苇、于赓虞、饶孟侃、蹇先艾、朱大柟等为..

民国日报副刊

民国日报副刊:绥远《民国日报》副刊。创刊日期未详。1931年冬至1932年初由高沐鸿主编。先后发表高沐鸿《孤独的悲哀》、《典型的旧文人》、《新兴艺术论》,向培良《论小品文》、《哀史——一部伟大的作品》,籍雨农《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