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敌报: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部机关报。1938年5月1日在皖南创刊。新四军政治部出版,朱镜我主持,冯定曾主编。四开4版,五日刊。初为油印,1938年冬改为铅印。印刷精良,编排新颖,体例完备,图文并茂。报道国内外形势和新四军、八路军与全国军民抗战业绩,宣传团结抗敌,反对妥协投降。撰稿人有全国著名理论家和作家朱镜我、薛暮桥、李一氓、聂绀弩、任光、黄源、丘东平、林淡秋等。新四军领导人项英、袁国平、陈毅等人也常在该报发表文章,1939年春周恩来曾为该报题写报头。出有文艺副刊,石西民、洪雪憟曾任编辑。以部队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发行到东南各地,销8000份左右。因“皖南事变”,1941年1月4日出告别版后停刊。1939年9月还在皖北庐江出江北版。约在1941年5月后停刊。
(新闻)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机关报,后成为中共中央晋察冀中央分局机关报。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省阜平县创刊。先油印,不久即改石印。四开4版,3日刊。1938年8月出至第63期时改为隔日刊,铅印,发行2700份。第一任社长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其他负责人还有沙飞、洪水等。1938年4月,邓拓继任社长。该报辟有“国际风云”、“一周大事”、“边区生活”等栏目和《海燕》副刊。结合晋察冀边区抗敌斗争的实际,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报道反映边区政权建设的实际。该报第50期出纪念特刊,聂荣臻题词:“民族的号筒”。殷洲(邓拓)撰文《〈抗敌报〉五十期的回顾与展望》,认为该报已成为边区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者与组织者。1940年11月7日,改为《晋察冀日报》继续出版。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