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新闻)

范长江:中国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1927年作为贺龙领导的第20军学生营士兵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选学乡村行政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脱离该校。1932年夏秋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半工半读,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下半年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大公报》等撰稿。1934年进入《大公报》。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等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1936年夏回天津后,成为《大公报》正式记者。同年8月至12月赴内蒙采访。1937年初采访西安事变,会见周恩来,又赴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写了《陕北之行》通讯,打破国民党当局的新闻封锁,向广大读者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形象,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后发表的通讯,编集成册,题名为《塞上行》。1937年“七·七”事变后,奔赴卢沟桥、保定,南下淞沪、南京、武汉,及时报道前线战况。1938年又深入淮北战场,采访台儿庄战役和徐州大会战,写下许多战地通讯。3年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撰写70多万字的通讯。1938年3月与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0月,脱离《大公报》。1939年初与胡愈之等创立“国际新闻社”。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香港参与创办《华商报》。1942年转入苏北解放区,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华中总分社和《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1946年任中共南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兼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9年至1952年历任新华社副社长、上海解放日报社社长、中央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952年后任国家科委副主任。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确山不幸逝世。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

为您推荐

《长江还在奔腾》

《长江还在奔腾》:周而复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55万字。描写抗日战争全貌的系列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的第二部。描写南京失守后,以汪精卫为首的低调俱乐部极力鼓吹与日和谈,继而与日勾勾搭搭;蒋介石表面抗战,..

长江三日

出版时间:1985-10 长江三日 : 刘白羽1961年以日记形式发表的游记散文。作品通过对雄伟、瑰丽、壮观的长江山光水色的生动描绘,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社会主义的新生活,揭示了“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

《长江磊石集》

《长江磊石集》:程良骏着。武汉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0万字。收辑作者1968年以来的近体诗词818首,分别列入“咳嗬声”、“向阳吟”和“归汉篇”中。前两篇多为“扫大楼拾落叶而低吟,居‘牛棚’思双涡而兴叹”之篇什;《归..

《长江在我窗前流过》

《话说长江》

《话说长江》 : 继《丝绸之路》之后第二部中、日合作摄制的系列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佐田雅志企画合拍)。中央电视台的完成节目共25回(集),1983年8月7日开始播出,每周1集。中方制片人为戴维宇..

长江三部曲

长江三部曲:指当代作家鄢国培创作的长篇小说《漩流》、《巴山月》、《沧海浮云》的合称。鄢国培(1934- )原籍四川铜梁县,生于四川南充。1954年毕业于重庆第六中学后,到该市民生船舶厂当工人,并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结集..

《长江上》

《长江上》 : 短篇小说集,陈荒煤著,1937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收短篇小说7篇,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长江上》和《夜》等。《长江上》一篇于1936年被茅盾、叶圣陶等编选的《二十人所选短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