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文化协会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 : 苏联早期文化团体。1917年10月在彼得格勒成立。卢纳察尔斯基为协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弗·卡里宁为中央委员会执行局主席。1918年以后,由列别杰夫-彼梁斯基和普列特尼约夫先后任协会主席。这是一个广泛的、自愿参加的群众性文化组织,分会遍及许多城市和工厂,十月革命后,各地协会最多时达 1,381个,会员40多万,还有工人文化宫、各种文艺小组、学校,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中央机关理论刊物)、《未来》、《熔炉》、《汽笛》等20余种刊物和几个出版社。它的建立反映了革命年代文化的高涨,表现了无产阶级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对推动苏维埃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所谓"无产阶级文化派",一般是指它的理论家鲍格丹诺夫、普列特尼约夫等提出并推行"无产阶级文化"纲领的少数人。鲍格丹诺夫的"无产阶级文化"理论的提出,比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诞生为早。1909年他就开始鼓吹建立马赫主义的“无产阶级哲学”、"无产阶级科学"和"无产阶级文化",特别在十月革命后,他发表了一系列言论宣扬他的"无产阶级文化"的观点,并通过协会的活动加以贯彻。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是以其"组织科学"为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一切经验的综合就是真理,真理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社会经验的组织;文化和文艺则是以"生动的形象"组织人们的"社会经验";过去的文化反映的是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经验","无产阶级文化"反映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经验"。因此,他根本否定过去的一切文化,企图在真空中创建一种纯粹的特殊的"无产阶级文化"。列宁在《政论家的短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青年团的任务》等著作中尖锐地批判了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文化"的理论。1918年10月,在第一次全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代表大会上,协会的某些领导人企图使协会摆脱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组织,声称党领导的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工会领导的是经济斗争,而协会应该领导无产阶级的文化斗争。列宁为此给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代表大会起草了一项决议草案《论无产阶级文化》,指出它必须在苏维埃政权和共产党总的领导下,“把自己的任务当作无产阶级专政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并严厉批评了"无产阶级文化"的观点,认为它"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危险的"。1920年12月1日,俄共中央根据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多次批评的精神,作出了著名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决议,即"俄共中央的信"。但是,普列特尼约夫等人对于列宁的批评和党中央的决议置若罔闻,甚至要求党中央撤销这个决议。之后,普列特尼约夫又在《真理报》上发表题为《在思想战线上》的长文,坚持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纲领是唯一正确的纲领,进一步提出要在"实验室"里建设"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把广大农民和知识分子排除在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的行列之外。列宁读了这篇文章后,严正指出:"这是伪造历史唯物主义!玩弄历史唯物主义!"接着,在《真理报》上围绕着普列特尼约夫的文章展开了一场论战。从这以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活动大大减少,1932年 4月23日,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之后,它的活动即告停止。

为您推荐

《夏目漱石与中国文化》

《夏目漱石与中国文化》:吴鲁鄂着。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日文版。8.5万字。分4章:一、夏目漱石与中国古代文学;二、老庄思想的接受者夏目漱石;三、夏目漱石的思想与老子的“道”;四、夏目漱石的思想与庄子的“逍遥游”。..

文化人类学

出版时间:1993-09 文化人类学 : 美国恩伯(Carol R. Ember—Melvin Embers)夫妇合著。由美国普林蒂斯·霍尔出版公司(Prentice Hall Inc)出版,到1985年已出至第4版。本书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一部文化人类学专著。文..

社会学与音乐文化

出版时间:1993-09 社会学与音乐文化 : 苏联索哈尔(A. Coxop,1924~1977)著,1980年由《苏联作曲家》协会列宁格勒分会(Ленинград《Советскний Композитор》Ленинградско..

《文化苦旅》

《世纪风铃——文化人素描》

《世纪风铃——文化人素描》:吴方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7月版。14.6万字。收文23篇,叙写的人物有弘一大师、王国维、蔡元培、章太炎、谭嗣同、梁启超、严复、刘半农、周作人、朱自清、丰子恺、梁实秋、赵元任、曹聚仁..

符号·神话·文化

符号·神话·文化 : 文化哲学思想著作。恩·卡西尔原著,美国D.P.维仑编辑,耶鲁大学1979年出版。中译本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出版。恩·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德国哲学家,符号论哲学思想的创始人。..

《中外文化名人故事》

《中外文化名人故事》:敢峰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3月版。31.9万字。收入孔子、司马迁、鲁迅、聂耳、贝多芬、高尔基等中外文化名人的传记故事。他们虽然生活的时代和国度不同,但都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书中介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