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图尔,L.

    什图尔,L. : 斯洛伐克语言学家、诗人。出生在斯洛伐克的乌赫罗维茨,后一直在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发求学和工作。中学时参加社会活动,是捷克-斯拉夫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人。1845年创办《斯洛伐克民族报》,宣传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思想。1846年发表的两本小册子《斯洛伐克方言研究》、《斯洛伐克语言学》,对斯洛伐克文学语言的发展有一定贡献。1847年被选为匈牙利国会议员。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他转入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最早发表的一部组诗《黄昏遐想》,控诉了不平等的社会。情诗《离别》,描写诗人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前夕告别亲人的动人场面,这是他影响最大的作品。他的全部诗作收集在《歌曲集》(1853)中。他还著有《关于斯拉夫各民族的民歌和传说》(1853),其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文学、艺术、民歌等问题的观点。他在斯拉夫问题和民族艺术、哲学等问题上的观点,深受黑格尔唯心史观的影响。

为您推荐

《使命》

《使命》 : 埃及文学周刊。1933年艾哈迈德·哈桑·扎耶特在开罗创刊,是阿拉伯作家的创作园地。1953年停刊。当时还有一个着重发表小说的姊妹刊物《小说》,后两者合并,1963年复以《使命》出现,由艾哈迈德·哈桑·..

世界语文学

世界语文学 : "世界语"是日本早期的译名,原名"希望者",希望通过这种人造的国际语使人类能相互理解,走进大同世界。国际语的方案,在历史上不下 100余种。有的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如德国人施莱尔于1880年发表的名为"..

什泰因,А.П.

什泰因,А.П. : 苏联俄罗斯剧作家。出身职员家庭。1930年加入共产党。1923年开始发表作品。剧作大多写军事历史题材或革命历史题材。《二一年之春》(1939)描写粉碎喀琅施塔得反革命叛乱事件,《元帅旗》( 1950,1..

世界文学研究所

什克洛夫斯基,В.Б.

什克洛夫斯基,В.Б. : 苏联文艺学家、作家。生于教师家庭。彼得堡大学语文系肄业。1914年开始文学研究工作,与未来派接近。他以赫列勃尼科夫、马雅可夫斯基等的艺术实践为依据,研究诗歌语言的特点,是俄国"诗歌语..

圣茨伯里,G.E.B.

圣茨伯里,G.E.B. : 英国文学史家、批评家。爱丁堡大学教授。他的著名的作品有《伊丽莎白时代文学史》(1887)、《英国文学简史》(1898)、《查理时期的次要诗人》(3卷,1921 )。此外还有关于欧洲文学批评和鉴赏标准的..

《十色》

《十色》 : 印度古代戏剧理论著作。作者是胜财,约为10世纪人。"色"的本意原指形态,转为戏剧中的专门术语,指主要的、较高级的戏剧,次要的、较低级的戏剧则称为"次色"。"色"有十类,"次色"有十八类。《十色》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