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十月》 : 苏联文学艺术和社会政治月刊。俄罗斯联邦作协机关刊物。1924年 5月根据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建议,作为联合无产阶级作家的创作中心而创刊。潘菲罗夫、柯切托夫先后任主编,现任主编为阿纳尼耶夫。20至30年代发表的重要作品有:法捷耶夫的《毁灭》,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特瓦尔多夫斯基的《春草国》。卫国战争年代发表的主要作品有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和戈尔巴托夫的《塔拉斯一家》(即《不屈的人们》)。战后至70年代发表的作品有:波列沃依的《我们是苏维埃人》,布宾诺夫的《白桦》,尼古拉耶娃的《征途中的战斗》,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卡扎凯维奇的《蓝色笔记本》,艾特马托夫的《查密利雅》,柯切托夫的《落角》和《你到底要什么》等。
  刊物在柯切托夫任主编期间,曾就文学创作和理论等一系列问题,同特瓦尔多夫斯基主编的《新世界》杂志展开论战。

为您推荐

《十色》

《十色》 : 印度古代戏剧理论著作。作者是胜财,约为10世纪人。"色"的本意原指形态,转为戏剧中的专门术语,指主要的、较高级的戏剧,次要的、较低级的戏剧则称为"次色"。"色"有十类,"次色"有十八类。《十色》是用..

圣伯夫,C.A.

圣伯夫,C.A. : 法国文学评论家。早年习医,但不久即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写作。1830年他的诗集《安慰集》出版,没有引起注意,遂改写小说,后又致力于文学评论。   圣伯夫在热衷于写诗的年月里,和雨果结成亲密的朋友,..

实验文学运动

实验文学运动 : 20世纪30年代缅甸文坛上发生的一场改革文风的运动,它对缅甸现代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日。在此之前,缅甸文坛流行的主要是韵律严格的古体诗歌和由外国小说改写的小说,追求词..

施巴乔夫,С.П.

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 : 音译为"商籁体"。源出普罗旺斯语Sonet。 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   意大利中世纪的"西西里诗派"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生年不详,约卒于1246至1250年间),是第一..

圣波尔·鲁

圣波尔·鲁 : 法国诗人。生于马赛附近。1886年发表诗集《腊萨》,取材于《圣经》,诗风严谨,受帕尔纳斯派的影响。以后陆续发表诗集《替罪的山羊》、《迎神途中的祭坛》、《道旁的玫瑰与荆棘》和《内心奇景》。圣..

实学派文学

实学派文学 : 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朝鲜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进步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李瀷、朴趾源、李德懋、柳得恭、朴齐家、李书九、丁若镛、金正喜等。他们也都是反对朱子理学、反对空谈、主张研究实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