萩原朔太郎(1886~1942)

    萩原朔太郎(1886~1942) : 日本诗人。生于群马县一医生家庭。中学时代开始诗歌创作。1906年中学毕业,对音乐发生兴趣。1913年与著名诗人室生犀星、北原白秋相识。1914年和犀星等组织了"以研究诗歌、宗教、音乐为目的"的人鱼诗社,并于1916年创办诗歌杂志《感情》。1917年第一部诗集《吠月》出版,以其白话自由诗体和率直地吐露爱情的风格,引起很大反响。1923年出版的诗集《黑猫》是他中期的代表作,情调颓废,反映了尼采等人对他的影响。1925年移居东京。此时出版的诗集《纯情小曲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伤和失望情绪。诗集《冰岛》(1934)、《回归日本》(1938),均系晚期作品。收在《冰岛》里的诗作,一方面悲叹痛苦的人生,同时也交织着一定程度的愤怒。萩原朔太郎处于日本资本主义日趋没落的时代,他的彷徨和苦闷影响他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但他以口语写诗,语言富有音乐感,对诗歌形式的创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您推荐

丘特切夫,Ф.И.

丘特切夫,Ф.И. : 俄国诗人。生于古老的贵族家庭。1819年进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822年起先后在俄国驻慕尼黑、都灵等地外交机关任职20年。在德国时曾与哲学家谢林和诗人海涅相识。哲学观点受谢林唯心主义影响..

阮辉想

阮辉想 : 越南作家。北宁省慈山县人。幼时攻读汉文和法文。17岁开始参加印度支那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活动,1941年越盟阵线成立后,他是文化救国会的创建人之一。全国准备总反攻阶段,参加全国国民代表大会。越南人..

《青春》

《青春》 : 苏联文学艺术和社会政治月刊。苏联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之一。根据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决议,1955年 6月在莫斯科创刊。主要对象是青年,内容也大多描写青年生活。第一任主编是瓦·卡达耶夫。《青春..

萨·德·米兰达,F.de

《壬辰录》

《壬辰录》 : 朝鲜李朝时期的小说。取材于1592至1598年日本侵略朝鲜的壬辰战争。作者不详。约创作于17世纪上半叶,是在战后出现的大量《倡义录》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的。有朝鲜文本和汉文本;还有些手抄本流..

人民文化协会

人民文化协会 : 简称人民文协,印度尼西亚进步文艺团体。1950年8 月17日由艾地、阿斯哈尔、达尔塔和约多等人创建。成立时发表《宣言》和《人民文化纲领》,认为"文化斗争是整个人民斗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确定其..

茹潘契奇,O.

茹潘契奇,O. : 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诗人。出身贫苦。维也纳大学史地系毕业。当过教员和卢布尔雅那剧院经理。1938年被选为斯洛文尼亚科学艺术院院士。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曾化名安东·佩斯尼克博士,积极为游击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