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逊,S.

    理查逊,S. : 英国小说家。出身于小资产阶级下层。父亲是家具制造商,属于清教徒,坚信诚实、忠贞、勤俭等美德是社会的支柱。他在后来所写的小说中高度赞扬这些美德。16岁时去伦敦出版商约翰·魏尔德处当学徒。1721年自行开办印刷厂,他的印刷厂在18世纪30年代是伦敦 3家最好的印刷厂之一。除经营出版业外,他也从事写作。1739年,两位书商请求理查逊写一本"书信手册",以指导读者(尤其是妇女)如何写信,结果于1741年出版了名为《写给好朋友的信和替好朋友写的信》的书。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理查逊回忆起他以前听到的一个关于女仆拒绝男主人求爱而最后?旨薷兄魅说墓适拢?1739年11月开始动手把它写成小说,1740年 1月完成,书名是《帕美勒,又名美德受到了奖赏》,前两卷于1740年出版,后两卷于次年出版。这是一本书信体小说,受到读者欢迎,在文学史上被称作第一部现代英国小说。它把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结合起来,通过有趣的故事使读者受到清教徒道德的教育。理查逊着重描写人物的感情,把伤感主义引进了西欧文学,导致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狄德罗在他的《理查逊赞》(1761)一书里把理查逊与摩西、荷马和索福克勒斯并列,称赞他深刻洞察人的心灵活动。另一方面,理查逊也继承了笛福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使伤感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这样就产生了现代小说这个新的文学类型。理查逊的第 2部小说《克拉丽莎,又名一位青年妇女的故事》(1747~1748)是最长的一部英国小说,也是最优秀的悲惨小说之一,约有100万字。它叙述少女克拉丽莎不顾家庭反对,爱上了青年男子罗伯特·洛弗拉斯,但是洛弗拉斯只想玩弄她,并不真心想娶她。以后克拉丽莎被他强奸,悲愤而死。她的亲戚莫登上校和洛弗拉斯决斗,杀死了他,替克拉丽莎报了仇。这部小说也是用书信体写成。理查逊善于用书信体叙述故事,并用以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克拉丽莎》写得十分动人,对西欧文学影响深远。法国启蒙运动作家卢梭写的书信体小说《朱丽,又名新爱洛绮丝》(1761)就是严格模仿理查逊的小说《克拉丽莎》而写成。德国作家歌德的早期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也是间接模仿理查逊的小说写成。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曾把理查逊的第一部小说《帕美勒》改编成两部剧本。理查逊的第 3部小说《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1753),也用书信体写成,为劝世的爱情小说。理查逊的散文写得生动、自然、有力,包含了丰富的英语习惯用语。这也是他的小说在当时极为流行的原因之一。

为您推荐

利维斯,F.R.

利维斯,F.R. : 英国文学批评家。1936至1962年任剑桥大学唐宁学院研究员,历任英国一些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名誉会员、《细绎》评论季刊(1932~1953)主要创办人和编辑。主要著作有《大众文明和少数人..

列舍特尼科夫,Ф.М.

列舍特尼科夫,Ф.М. : 俄国作家。生于邮递员家庭。1859年在彼尔姆中学毕业,当过小官吏。1861年开始发表作品。1864年刊载于《现代人》杂志的成名之作中篇小说《波德利普村的人们》描述了农奴制改革后彼尔姆省..

联邦诗人

联邦诗人 : 加拿大英语文学史上1870至1920年间的诗人,主要代表人物为查·乔·道·罗伯茨(1860~1943)、布·卡曼(1861~1929)、阿·兰普曼(1861~1899)和邓·坎·司各特(1862~1947)等。他们以爱国主义热情赞美加拿大..

理查逊,H.H.

李谷(1298~1351)

李谷(1298~1351) : 朝鲜高丽末期诗人。初名芸白,字中父,号稼亭。诗人李穑之父。1320年中举子科,累官至政堂文学,封韩山君。1333年在中国元朝制科及第。多次往来于中国和朝鲜之间,曾在元朝任过翰林国史院检阅。他..

里希汀,S.

里希汀,S. : 阿富汗散文作家。早年曾任普什图学会主席,后在喀布尔大学文学院任普什图文学教授。他的作品主要有《印度之行》、《民间故事集》等。《印度之行》写于1955年,记述作者从阿富汗经伊朗赴印度参加普什..

利斯佩克托尔,C.

利斯佩克托尔,C. : 巴西女作家。生于苏联乌克兰,迁居巴西伯南布哥州首府累西腓市。1941年入里约热内卢大学攻读法律。第一部长篇小说《濒于冷酷的心》(1944)得到好评。后旅居欧洲和美国15年。1967年起定居里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