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波,A.

    兰波,A. : 法国诗人。生于工业小城沙勒维尔。由于父母不和,且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所以童年时悒郁寡欢。他资质聪颖,15岁就擅长写作拉丁文诗歌,掌握了法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格律。
  兰波生当法国历史上动荡不宁的时期,第二帝国成立、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起义等事件相继发生,少年时代的兰波充满不平和反抗的情绪。从16岁(1870)起,他常常外出流浪,多次去巴黎,到过比利时,德国和英国。他和比他年长10岁的诗人魏尔兰结交。起初关系亲密,但后来发生冲突,魏尔兰甚至开枪打伤了兰波。1876年兰波参加了荷兰殖民主义武装"外籍联队",在巴达维亚(爪哇)服役,不久回国。1881年,曾为商行雇员,去亚丁港经商。后来在阿比西尼亚参加贩运军火的贸易。1891年因病返回马赛,不久即逝世。
  兰波同情巴黎公社的革命行动,1871年写了诗篇《巴黎战浮泛汀栋屠枋忻裼侄嗥鹄础贰*
  现存的兰波的诗有 140首左右,主要在16至19岁期间所写。在兰波早期的诗中可以看出帕尔纳斯派的影响,追求形式的完美。中期的作品突出了对现实生活不满和反抗的情绪。后期诗作加强了象征主义色彩,用"明确与含糊相结合"(魏尔兰语)的办法,比较深刻地表现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著名的长诗《醉舟》和《母音字母》,就是后期的作品。后者受诗人波德莱尔的诗《应和》的影响。
  兰波后期比较重要的诗有1873年写的《在地狱中的一季》,表述了他和魏尔兰不愉快的交游。最后的作品《灵光篇》包括韵文诗24首和散文诗6首。
  兰波的诗歌充满不满现实的反抗激情,在形式方面既能熟练地掌握传统的格律,又有个人独创风格,是法国现代诗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收获。
  参考书目
 R. Etiemble et Y.Gauclère,Rimbaud, 1936.
 Etiemble,Le Mythe de Rimbaud, 1961~1968.

为您推荐

莱萨马·利马,J.

莱萨马·利马,J. : 古巴诗人、小说家。年轻时曾参加过反对马查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1至1949年期间担任古巴社会保护最高理事会理事,后任教育部文化局长。1962年成为古巴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顾问、古..

莱韦尔廷,O.I.

莱韦尔廷,O.I. : 瑞典文学史家。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古玩商人家庭,是犹太人后裔。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曾担任斯德哥尔摩学院文学史副教授和《瑞典日报》文艺评论员。他专门研究18世纪瑞典文学和艺术史,对法国从中..

拉耶夫斯基,В.Ф.

拉耶夫斯基,В.Ф. : 见十二月党人文学。 ..

莱涅罗,V.

莱尼斯,Я.

莱尼斯,Я. : 拉脱维亚诗人、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生于佃农家庭。在彼得堡大学求学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887年开始发表作品。编辑过民主报纸,为拉脱维亚进步知识分子"新思潮"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因参加革命活..

莱瑙,N.

莱瑙,N. :   奥地利诗人。原名尼科劳斯·弗朗兹·尼姆普施·封·埃德勒·斯特雷莱瑙。生于原匈牙利境内的恰陶德(现属罗马尼亚)。1819年起在维也纳、普雷斯堡和海得尔堡学习法律、哲学和医学。20岁时在维也纳..

拉伊,A.S.

拉伊,A.S. : 孟加拉语作家。出生在奥里萨邦的滕加纳尔地区。青年时曾在英国留学,写成第一部作品《路宿》,泰戈尔把这部趣味横生的游记介绍给《五光十色》杂志于1927至1930年连载。后在迈门辛地区任市政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