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歌坛

    敬亭山歌坛 : 18世纪朝鲜平民诗人和歌手组织的文艺团体。歌坛中人经常聚会,评论古今诗歌和他们自己的作品,并致力于培养后进。金天泽和金寿长是这一团体的中心人物,世称"歌坛两翁"。
  金天泽,字伯函、履叔,号南坡。生卒年不详。他是诗人、歌手,又是评论家。他的朋友郑润卿说他"以善歌鸣一国。精于声律,而兼攻文艺"。他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于1727年编了一部时调作品总集《青丘永言》,收录了高丽末期以来 140个作者的作品和一些平民、妇女创作的时调,共998首。他对每篇作品都详加校勘,并附有作者简介。他自己也创作了很多时调,可是保留下来的只有57首。内容或揭露封建士大夫的贪婪,或讴歌田园生活。
  金寿长(1690~?),字子平,号老稼斋。做过骑省书吏之类的小官,对当世怀有不满思想。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国语诗歌的创作和编纂事业上。写了 100多首时调,讥讽贪图荣华富贵之徒,赞扬清贫志坚的品格;大胆歌咏爱情,表现人情世态。也有一部分宣扬"忠孝"的作品。他的创作代表了平民诗歌的一般倾向。1763年,他编纂的《海东歌谣》收有上自国王下至歌者、渔夫、胥吏、名妓和无名氏的作品以及他和金天泽的 100多首时调,共883首,附有作者简介和对曲调的说明。
  18世纪朝鲜平民诗歌的繁荣,是与金天泽和金寿长领导的"敬亭山歌坛"的活动分不开的。两部时调集的编纂,对于整理和保存朝鲜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您推荐

《山歌》

《山歌》 : 明代民歌专集。又名《童痴二弄》,冯梦龙编纂。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明末文学家、民间文艺编纂家。他的诗文、小说、戏曲都有一定成就。但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的搜集、整..

山歌

山歌 : 民歌的一种。山歌这一名称主要通用于华南、中南、西南一些省份。如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贵等省山区。著名的有兴国山歌、上杭山歌、宜黄山歌、瑞金山歌等。其他如山西的"山曲..

爬山歌

爬山歌 : 中国北方民歌体裁之一。它流行于内蒙古西部、晋西北和陕北榆林地区。也叫"爬山调"、"山曲"。歌词的基本形式是:每首分上下两句,押脚韵,每句七字四拍,如"大青-山来-乌拉-山,海海-漫漫-土默-川。"根据所..

《马凡陀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