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泽,M.

    瓦尔泽,M.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小说家、戏剧家。父亲是旅店主。1944年被征入伍,1946至1951年在累根斯堡和图宾根大学攻读文艺理论、哲学和历史。1951年以研究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在斯图加特任电台、电视台导演。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获"四七社文学奖"。1957年起成为专业作家,并回到博登湖畔定居。
  瓦尔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房上一飞机》(1955)还未摆脱卡夫卡的影响。反映西德"经济奇迹"时期的社会真实的《菲利普斯堡的几桩婚姻》(1957)、《间歇》(1960)和《独角兽》(1966)等,以心理分析、借喻、细节描写和讥讽,显示了作者的独特风格。瓦尔泽的剧作有《橡树与安哥拉》(1962)、《黑天鹅》(1964)、《比人高大的克劳特先生──给一位不朽人物作的安魂曲》(1963)等,运用布莱希特叙事剧的表现手法,描写静态的现实和难以改变的状况,剧本的基调是嘲讽的、悲伤的。
  1965年以后,瓦尔泽积极赞助工人文学。1973年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任客座讲师。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两幕剧《一场儿戏》(1970)、历史剧《肮脏勾当》(1975)以及小说《虚构》(1970)、《加列斯特尔氏病》(1972)、《坠落》(1973)、《爱的彼岸》(1976)等。瓦尔泽被认为是文学界的左翼,他的一些直接反映阶级矛盾的作品常常遭到抨击。1978年他的描写知识分子苦闷遁世心情的中篇小说《一匹在逃的马》问世,获得普遍好评,被认为瓦尔泽最为成熟、优美的作品。1979年发表《心灵的活动》。
  在文艺理论上,瓦尔泽认为现实主义是不断进化的,每当它僵化为理想主义时,便产生新的现实主义,即" X现实主义"。他认为作家个人的发展道路也是由现实主义的青年期进入理想主义的中年期,只要作家童心犹存,便有助于推进现实主义的发展。

为您推荐

托罗德森,J.

托罗德森,J. : 冰岛小说家。出生于冰岛西北部巴尔扎滨海省的雷克霍拉尔。1840年在埃亚菲峡湾教区任家庭教师,1841年去哥本哈根学习法律,后回乡工作。1850年创作长篇小说《少男和少女》,采用萨迦体裁,以浪漫主义手..

托马斯,D.

托马斯,D. : 英国诗人。生于威尔士海港斯温西一个中学校长的家庭。在中学时开始写诗,20岁离开家乡到伦敦,专门从事写作。当年发表第一部作品《诗十八首》(1934),两年后发表《诗二十五首》,形象奇崛,语言惊人,音韵铿锵..

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

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 : 奥地利诗人。出身下层贵族家庭。有人根据文献记载,认为被称作他出生地的福格威德可能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地名。   瓦尔特是中古德语抒情诗人,宫廷骑士爱情诗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

托马齐·迪·兰佩杜萨,G.

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 : 指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参加者所从事的与这一伟大历史运动有关的文学创作。它旗帜鲜明地服务于公社的革命事业,开辟了法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巴黎公社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公社委员..

瓦尔塔里,M.T.

瓦尔塔里,M.T. :   芬兰作家。出生在赫尔辛基的一个记者家庭。1926年入大学攻读文学,192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32至1944年历任《农村未来报》文学评论员、芬兰电台文学报道员、《芬兰画报》编辑秘书、国家新..

巴哈·扎因

巴哈·扎因 : 马来西亚诗人。生于霹雳州,就读于特卢安松的英华学校和怡保的安德松中学。1960年入马来亚大学,1970至1972年入印度尼西亚大学文学系。60年代中期在诗坛初露头角,初期作品《副官的备忘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