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勃拉赫特,I.

    奥勃拉赫特,I. :   捷克作家。原名卡米尔·泽曼,生于工业城市塞米利。父亲是律师和作家(笔名安塔尔·斯塔谢克)。奥勃拉赫特童年时期深受其父的进步思想的影响。1900年进大学攻读哲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工人报》以及布拉格《人民权利报》和《红色权利报》任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波希米亚农村参加地下反法西斯活动。1945年以后在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情报部和广播局工作。他的早期作品大多孤立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人感受,对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环境触及不多。1920年去苏联访问,参加第三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曾多次听到列宁的讲话。回国后投身工人运动,筹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这些经历和活动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的创作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短篇小说集《奥地利及共和国趣事九则》(1927),以幽默风趣的笔触,对奥匈帝国的腐败和资产阶级共和国虚伪的民主自由作了辛辣的嘲讽。此书于1948年以《有过这样的事情》为名重版。长篇小说《无产者安娜》(1928)描写一个出身贫苦的农村姑娘的觉醒和成长,反映了1920年12月布拉格工人同资产阶级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流血斗争。这部作品由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被认为是捷克文学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之一。长篇小说《侠盗尼古拉·舒海》(1933),是根据民间流传的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的故事写成的,它反映了人民对自由的渴望。作者采用民间叙事诗的格调,语言朴素而富有诗意。
  奥勃拉赫特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邪恶的愤世嫉俗者》(1913),长篇小说《最黑暗的牢狱》(1916),报告文学集《今日俄罗斯印象》(1921),长篇小说《征服者》(1947)等。

为您推荐

佩顿,A.

佩顿,A. : 南非作家。曾当过教师、少年教养院院长。194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哭吧,亲爱的祖国》,属于南非战后以非洲人为主人公的第一批文学作品。他通过非洲人牧师库马洛的感受,描绘南非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表明白..

安德松,D.

安德松,D. : 瑞典诗人、散文作家。生在达拉纳省一个乡村教师家庭,属自学成名的作家。32岁时在斯德哥尔摩一家旅馆中毒致死。他属于老一代描写工人生活的作家,在瑞典文坛上曾占据一定地位。他的小说大多受陀思妥..

敖伊道布,Ч.

敖伊道布,Ч. : 蒙古剧作家。生于前杭爱省的牧民家庭。1944年以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剧本《道劳岱》成名。一生写了13部多幕剧,20多部独幕剧、儿童剧和两部电影剧本。有的取自历史和民间传说题材,有的反映现实生活。..

佩尔塞福涅

安德施,A.

安德施,A.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小说家。1914年2月4日生于德国慕尼黑一个军官家庭。早年不顾父母阻拦加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南巴伐利亚地区共青团组织部长。法西斯执政后,两度被捕,关入达豪集中营。获释后在..

昂瓦里,O.M.

昂瓦里,O.M. : 波斯诗人。生于霍拉桑北部哈瓦兰地方的巴旦那。父亲在当地一个可汗的宫中任职。早年曾在图斯学习,通晓神学、天文学、哲学和数学,是阿维森纳的追随者。他曾作诗赞美莎尔坦·桑伽尔王,被聘为宫廷诗..

安德里奇,I.

安德里奇,I. :   塞尔维亚作家。生于波斯尼亚特拉夫尼克附近多拉茨。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两岁丧父,全家迁居维舍格拉德城,他在此度过童年。中学毕业后,在萨格勒布、格拉茨和维也纳学习语文。1914年因参加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