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 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个流派。其特点是在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用或者插入神奇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1925年,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一本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书名即为:《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1938年,意大利文艺评论家马西莫·邦滕佩利也在美术评论著作中使用这个名词(他称为"奇妙的现实主义"),认为是超现实主义之后当代美术界出现的一种新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被应用于拉丁美洲文学评论,则始于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以虚构的小镇马孔多以及居住在马孔多的布恩迪亚一家 100年间的变迁,反映哥伦比亚的历史。其中充满离奇怪诞的情节和人物,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这种独特的风格,引起读书界和评论界强烈的兴趣,认为是现代小说创作中一种新流派的代表,因此借用美术上与此近似的新流派的名词,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其实,在拉丁美洲文学中,以神奇或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早在40年代就已经开始。1943年,古巴作家卡彭铁尔曾经提出"神奇的现实"的观点,认为拉丁美洲的现实本身具有神奇性,例如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激烈动荡的社会生活。因此,文学作品的内容应该也是神奇的。他的长篇小说《消逝的脚步》,描写海地的自然背景以及黑人的宗教信仰,就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
  另外一方面,拉丁美洲有一些作家为了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有意识地吸收古代印第安文学中的神话和传说,使作品具有神奇和魔幻的色彩。例如: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长篇小说《总统先生》(1946) ,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1955),都以创新的技巧和印第安古代神话传统相结合,以渲染作品浓烈的民族气氛。
  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小说作家在艺术技巧方面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和探索,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或者类似这种特点的作品很多。近年来,拉丁美洲文学评论界趋向于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已经成为当代拉丁美洲文学小说创作的主要潮流。

为您推荐

《超现实主义宣言》

《超现实主义宣言》 : 这个文集主要由《超现实主义宣言》(1924)、《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1930)、《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1935)、《超现实主义第三宣言序文》(1942)等文章组成。《超现实主义宣言》认为所..

《论无边的现实主义》

《论无边的现实主义》 : 1963年5月,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法国和奥地利共产党的近百名研究F.卡夫卡的专家,在距离布拉格50千米的勃利斯宫堡举行了“卡夫卡讨论会”。加洛蒂根据一些与会者的发言,写了题..

《超现实主义革命》

《超现实主义革命》 : 刊物以力求研究科学化为宗旨。主编是P.纳维尔和B.佩雷。《超现实主义革命》认为,心理学、医学、诗学等对人类的无意识活动的研究是有问题的,所以有责任把这些无意识活动绝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