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舍里,N.

    弗拉舍里,N. : 阿尔巴尼亚诗人。生于贝尔梅特附近的弗拉舍里村,从小学会土耳其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并开始用波斯语写诗。19岁进入佐西梅阿的希腊语中学,广泛地接触了欧洲文化和科学,向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中学毕业后去伊斯坦布尔,不久又返回亚尼纳。这时期他写了重要的诗篇《幻想》(1885)。1874至1877年,先后在培拉特农业税务所和萨兰达海关任职。1878年,同爱国组织普里兹伦同盟建立了联系,并积极参加爱国活动。这时期他开始用阿尔巴尼亚语写诗,1881年写的诗歌《阿尔巴尼亚》,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普里兹伦同盟被解散后,他离开亚尼纳,移居伊斯坦布尔,从事教育工作,继续创作诗歌。1886年发表了著名长诗《畜群和大地》。在此期间他还写了抒情诗《阿尔巴尼亚人的真正愿望》。1890至1895年是他创作活动最旺盛的 5年,著名的作品有组诗《夏天的花朵》(1890)和叙事长诗《斯坎德培的一生》(1898)。1895年以后他的健康状况愈来愈坏,1900年病逝于伊斯坦布尔。他一生的创作活动和他的全部作品中贯穿着爱国主义感情。《畜群和大地》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描绘畜牧劳动的图画,后半部展示了农田劳作的场景。诗人歌颂了祖国,赞美了祖国的自然风光。《夏天的花朵》是由25首短诗组成的抒情诗集,描绘了祖国的自然景色,预言阿尔巴尼亚一定会获得解放。在长达11,500行的长诗《斯坎德培的一生》里,他塑造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形象,再现了阿尔巴尼亚人民抗击外敌压迫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弗拉舍里是阿尔巴尼亚新文学的奠基者,又是诗歌形式的革新者。他成功地运用了西欧诗歌中的诗行和诗段。他的作品词汇丰富,从民间语言中吸取了营养,熟练地运用比喻、对比等艺术手法,使作品优美、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您推荐

弗兰克,L.

弗兰克,L. : 德国小说家。1882年9月4日生于维尔茨堡一个工人家庭,青年时期当过工人。1904至1910年在慕尼黑学习美术,1913年后开始写作小说。1915年因反对战争被迫流亡瑞士,1918年回国从事写作。1933年希特勒取得..

冯德尔,J.van den

冯德尔,J.van den :   荷兰诗人、剧作家。生于克仑一个小商人家庭。中年丧妻,子女年幼时也相继病逝。1610年开始文学创作,他善于把抒情诗和悲剧结合起来创作诗剧,题材大多数取自《圣经》中的英雄故事或民族史。..

弗兰森,F.M.

弗兰森,F.M. : 瑞典诗人。生于芬兰的于莱奥堡。13岁进入奥布大学,21岁任拉丁语修辞学高级讲师。先后任牧师和主教。青年时代写的"塞尔玛诗",描写他对塞尔玛的爱情,其中《人类的面孔》一诗富有哲理性,反对唯物主..

弗里契,В.М.

费定,К.А.

费定,К.А. :   苏联俄罗斯作家。1892年 2月24日生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革命前萨拉托夫市的一个文具店老板。1914年在莫斯科商业学院经济系毕业,后赴德国深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国,归途中被德国..

弗拉胡察,A.

弗拉胡察,A. : 罗马尼亚诗人、短篇小说家。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大学法律系肄业。当过教师、学监、编辑和校对员。他早期的创作深受爱明内斯库的影响,对社会不满,但有悲观情调(如诗歌《宁静》和短篇小说集《世间..

"愤怒的青年"

"愤怒的青年" : 指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文学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民希望社会制度能得到改革。1945年工党执政,没有实现人民的这一愿望,而是推行"福利国家"政策。1951年保守党再度执政,仍继续执行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