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克莱,U.

    辛克莱,U. :

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卒于新泽西州邦德布鲁克。祖上是名门贵族,传到他的父亲时,以卖酒为生,收入微薄,家境已经破落。后全家迁居纽约。他一边工作,一边求学,先后在纽约市立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读书,15岁开始给一些通俗出版物写文章,靠稿费维持生活。

1902年参加社会党,曾对芝加哥的劳工情况进行调查,并据此写成长篇小说《屠场》(1906),揭露芝加哥肉类加工厂恶劣的劳动条件,描写立陶宛移民约吉斯·路德库斯一家在美国定居后的悲惨遭遇。约吉斯的父亲因劳累过度,患病而死。约吉斯身受工伤,因而失业。他的妻子被工头奸污,他为了报仇,殴打工头,却被捕入狱。出狱后妻子和儿子均已死去,他孑然一身,到处流浪,后在一些社会主义者的教育和帮助下才看到光明。《屠场》出版后,各方面反应强烈,不久就被译成十余种文字。由于书中写到屠场老板唯利是图,把腐烂发臭的肉当作好肉制成罐头销售,美国政府被迫通过了一些有关食品卫生的法案。《屠场》是20世纪初期美国文艺界“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后来他又连续出版了许多部作品,对美国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揭发。


1906年以后的30年间,辛克莱继续创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面的长篇小说,辛克莱参加州长竞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描写科罗拉多州煤矿工人罢工事件的《煤炭大王》(1917),抨击垄断资本家的《石油》(1927),揭露政治腐败和警察暴行的《波士顿》(1928)等。


辛克莱在写作之外还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他对“产业民主联盟”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他支持“美国公民权同盟”争取言论自由的斗争。1934年他提出“结束加利福尼亚州的贫穷”的口号,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参加州长竞选。


从1940年开始,辛克莱以《世界的终点》为总题,写了11部长篇小说,以主人公兰尼·勃德在国内外的活动,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欧洲各国的社会情况,作品《龙齿》(1942)获得普利策小说奖。1962年出版自传。


辛克莱以创作“揭露黑幕”的小说闻名,他揭露社会黑暗的长篇小说如《屠场》和《石油》等是比较优秀的作品,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的大多数小说为新闻报道性质的作品,宣传社会改革,文字流畅,但人物描写一般化,缺乏艺术特色。

为您推荐

《八月之光》

《八月之光》 : 《八月之光》封面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系列小说之一。故事分两条线索进行叙述,一条线索讲述白人女子和墨西哥艺人的儿子乔·克里斯莫斯杀死白人女友的故事,另一条线索讲述怀孕的丽娜..

《洪堡的礼物》

《洪堡的礼物》 : 贝娄为《洪堡的礼物》签名小说以两位美国名作家为主线,探讨了美国文化中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主人公洪堡的歌谣集在20世纪30年代问世,曾经轰动一时,博得艾略特的赞赏。他的声望..

《拉格泰姆时代》

《拉格泰姆时代》 : 《拉格泰姆时代》封面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纽约市,主要线索是黑人乐手科豪斯驾驶福特T型车去参加演出时,途中遭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消防队队长康克林无理拦截,新车被无端砸坏。科豪斯试..

奥齐克,C.

沃克,A.

沃克,A. : 生于南方佐治亚州伊顿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8岁时,一只眼睛被打瞎。高中毕业后,靠残疾奖学金得以去亚特兰大的斯佩尔曼学院读书,后转到纽约的萨拉·劳伦斯学院。当时学校里的课程根本不涉及黑人文..

决意派

决意派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他们试图摆脱英国和美国的影响,成为一个有独立语言文化的政治实体。这种要求在20世纪60年代魁北克政治、经济形势..

李昌来

李昌来 : 生于韩国首尔,3岁时随父母移民到美国,在纽约长大。1987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英文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华尔街从事股票分析工作一年,后发现自己对写作更感兴趣,于是进入俄勒冈大学学习创作,1993年获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