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萨宁,A.

    奥克萨宁,A. :

生于库奥皮奥,卒于赫尔辛基。芬兰语抒情诗歌的创始人。他十分崇拜爱国诗人J.L.鲁内贝格,早在上中学时就把鲁内贝格的瑞典语诗歌翻译成芬兰语。在鲁内贝格和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下,奥克萨宁的诗也富有爱国主义激情。一生共创作和翻译诗歌100多篇,收集在《火花》(1860)中。其中,《芬兰颂》充满爱国主义激情,《战争进行曲》富有战斗精神,《萨沃人之歌》富含田园情调。他用不同题材创作诗歌,以此证明用芬兰语同样能够创作出优秀的诗篇。他的诗歌语言精炼,结构严谨,富有感染力,为芬兰语言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除创作诗歌外,他一生还致力于研究芬兰语言和文学。在担任赫尔辛基大学教授和校长期间,曾研究爱沙尼亚文学,以及芬兰语和匈牙利语之间的关系,并在自己创办的《语言》杂志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成绩斐然。他在文学和语言方面的研究对后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您推荐

科恩,J.

科恩,J. : 生于俄罗斯维堡。父母是居住在圣彼得堡的德国人。科恩上学时来到芬兰,一下子就被芬兰文化所吸引,他决定选择芬兰语为自己的主要语言,并且开始用芬兰语撰写作品。 科恩的诗歌收集在《诗》里,于18..

《乌洛夫的故事》

《乌洛夫的故事》 : 全书由既独立又相互连贯的四部作品组成。第一部《现在是1934年》(1934),描写主人公乌洛夫离开父母去依附叔婶,过着寄人篱下的痛苦生活。小小年纪就在茂密的森林中伐木、捆扎木筏、流..

《七姑八姨们》

《七姑八姨们》 : 剧中的女主人公日尔曼娜是家庭主妇,因中奖得了3箱共100万张邮票,她必须把这些邮票全部贴在一箱集邮册上,才能换回她梦寐以求的成套家具。为此,她请来了14位女性亲友帮忙。她们年龄、职..

曼尼宁,O.

《独立的人们》

《独立的人们》 : 小说描写农民为获得土地和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斗争。主人公比亚图是一位刚毅正直的农民,当了18年雇工后买得一片土地,又经过12年的辛勤劳动还清了欠款,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为了能..

加尔诺,F.G.

加尔诺,F.G. : 位于魁北克城的加尔诺纪念碑生于魁北克,卒于魁北克。加尔诺出身贫寒,他的文学素养和深邃思想皆来自他旺盛的求知欲和魁北克日益繁荣的文化事业。他曾长期从事公证员的工作,收入微薄,地位低..

阿格里科拉,M.

阿格里科拉,M. : 生于乌西玛省东部佩尔纳地区一富裕农民家庭,卒于乌西基尔科。早年就读于维堡,后转学至图尔库。1536~1539年,在德国维滕贝格大学跟随马丁·路德学习神学,从而成为路德派的坚定追随者,回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