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帕拉,Y.

    库帕拉,Y. :

生在佃农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为波兰地主劳动。毕业于民办学校,做过家庭教师、文书、酒厂工人等,熟悉人民生活。1908年任白俄罗斯《我们的田地》报编辑,1914年后一度任主编。1905年开始发表诗作。第一次俄国革命对他的思想和文学观点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诗歌方面受N.A.涅克拉索夫的影响,以富于人民性和淳朴自然、节奏优美为特色。早期诗集《牧笛》(1908)、《古斯里琴》(1910)、《沿着生活的道路》(1913),反映了白俄罗斯农民的生活和希望,并号召他们进行斗争。1905~1907年革命失败后,他的主要作品如长诗《永恒的歌》(1908)、《古墓上的梦》(1910)、《狮子的墓》(1913)以及剧本《破巢》(1913)等,都怀着无限信心描述了人民的斗争。他的诗作受到M.高尔基的高度评价。十月革命后,在《儿子来作客》、《阿莱霞》、《孩子和飞行员》(均为1935)以及长诗《奥列莎河畔》(1933)、《塔拉斯的命运》(1939)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生活和对自然的改造。诗集《献给获得勋章的白俄罗斯》(1937)、《纵情歌唱》(1940,获1941年度斯大林奖金)表达了爱国精神。卫国战争时期曾写诗号召反击德国侵略者。1925年被授予白俄罗斯“人民诗人”称号,1928年、1929年先后被选为白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乌克兰科学院院士。他被认为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白俄罗斯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

为您推荐

巴塞尔姆,D.

巴塞尔姆,D. : 生于费城,两岁时全家搬迁至德克萨斯州,在休斯顿郊外长大,父亲在休斯顿大学任建筑学教授。1951年他在休斯顿大学读新闻专业时就开始为《休斯顿邮报》撰稿。1953年参军,7月27日。抵达朝鲜,刚好..

《飘》

《飘》 :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和战后亟需重建的佐治亚州。女主人公郝思嘉活泼任性,父亲是塔拉种植园的主M.米切尔手拿第一版《飘》人。内战爆发期间,16岁的郝思嘉爱上了邻居艾斯礼。但她得知艾..

加藤周一

加藤周一 : 生于东京。194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1950年获东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任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上智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教授,以及立命馆大学、耶鲁大学、日内瓦大..

谢甫琴科,T.G.

弗兰科,I.Ya.

弗兰科,I.Ya. : 生于西乌克兰加利西亚一个农村铁匠家庭。幼时即能背诵T.G.谢甫琴科的许多诗歌作品,深受其影响。读中学时开始写诗。在利沃夫大学求学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歌谣和故事》(1876),后又出版了以..

埃利森,R.W.

埃利森,R.W. : 生于俄克拉何马州一建筑工人家庭,卒于纽约。曾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克基学院攻读音乐,所以他后来还有文艺评论集《影子和行为》(1964)发表。他在许多学校任写作和黑人文化研究课程的访问教授,..

柯秋宾斯基,M.

柯秋宾斯基,M. : 生于小官吏家庭。1880年在神学校毕业后继续自学,并同民意党人接近。1882年因参加地下活动被捕。同年返回故乡文尼察,在青年中进行宣传工作,不久被沙皇警察秘密监视。1891年后曾在农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