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恰伊尔,A.A.

    阿恰伊尔,A.A. :

生于鄂木斯克的一个哥萨克家庭,父亲是西伯利亚的哥萨克军队上校。阿恰伊尔于1914年从西伯利亚亚历山大一世皇帝士官武备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农业学院学习,1917年毕业后曾参加国内战争,1922年2月因健康问题退伍。1922年10月开始徒步穿越原始森林到达境外,后来又经过朝鲜,于1922年底到达哈尔滨,在基督教青年会的一个分部工作。1945年9月,阿恰伊尔因遭到指控而被苏联当局强行遣返,被定罪后,先后遭遇10年劳改营和3年流放。获释后住在新西伯利亚,曾在中学做歌唱教师,创建过儿童合唱团和美育俱乐部,因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逝于新西伯利亚。

1918年,阿恰伊尔已经开始在鄂木斯克的报刊《西伯利亚的事业》上发表作品,之后又在报纸《我们的黎明》《傍晚》,以及杂志《祖国》等出版物上发表作品。1920年代初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参与报纸《最新消息》的编辑工作。1925年,阿恰伊尔出版诗集《第一》,1930年出版诗集《艾蒿与太阳》(1938)、《小路》(1939)、《在金色的天空下》(1943)等。另外,阿恰伊尔曾编辑过集体诗集《七》,并为其作序,也曾在《分界线》《俄罗斯语言》《故乡的庄稼地》《帆》等刊物以及作品集《报刊镜中的哈尔滨》中发表过作品,有时也在巴黎和布拉格的侨民出版物上发表作品。

在基督教青年会工作期间,阿恰伊尔出版了小册子《俄国基督教哈尔滨青年会》(1923),后来在青年会帮助下组建诗人小组“绿灯下的晚会”,发展为哈尔滨的一个俄罗斯文化联盟“青年丘拉耶夫卡”,又称“文学、科学和艺术工作者共同体”。阿恰伊尔一直领导“青年丘拉耶夫卡”至1932年,且于1926年开始担任在哈尔滨创办的文学报《丘拉耶夫卡》的主编,使“青年丘拉耶夫卡”得到全面发展。

阿恰伊尔的诗歌才华不无崇拜者。在诗人逝世多年后的2012年9月14日,在阿恰伊尔曾任教过的新西伯利亚一所中学里,竖立起由西伯利亚的哥萨克人、当年的哈尔滨人以及其他一些崇拜阿恰伊尔才华的人共同出资建造的诗人纪念碑。

为您推荐

马约拉尔,M.

马约拉尔,M. : 出生于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卢戈省的小城蒙多涅多。退休前在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任西班牙文学教授,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作品《隐秘的和谐》(1994)讲述了年龄相仿但社会地位悬殊的两个少..

阿赫玛德·夏姆鲁

阿赫玛德·夏姆鲁 : 出生于德黑兰一个军人家庭,随父亲服役地点的转移,夏姆鲁全家多次迁居。动荡不安的家庭生活,加上厌恶学校的刻板教育和生活,夏姆鲁没有受到完整的学校教育,高中没毕业就进入社会。夏姆..

十返舍一九

十返舍一九 : 生于骏河府中(在今静冈县)。17岁时,跟随俳谐师学习,后来,先后迁往江户、大坂居住。他立志学习创作净瑠璃,于是拜近松东南为师,后来成为净瑠璃的合作者。此时的经历对一九的影响颇大。1794年再..

《日本永代藏》

《从这本〈阿维斯塔〉》

《从这本〈阿维斯塔〉》 : 这本诗集的出版,使阿赫旺的声誉达到顶峰。《阿维斯塔》是伊朗上古时期产生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的经书,又是伊朗最早的诗歌和神话传说的总汇,是研究伊朗上古时期宗教文化和社会..

式亭三马

式亭三马 : 生于江户(今东京)。9岁时,在书商堀野屋仁兵卫家当伙计。18岁那年独立,开始“黄表纸”的创作。1794年出版处女作《天道浮世出星操》,踏上小说家之路。18世纪末,入赘书商万屋太治右卫门家。1798年..

《雨月物语》

《雨月物语》 : 小说集5卷5册,带插图。1776年出版。作品共收录了9个短篇,其中“白峰”讲述了歌人西行在参拜位于白峰的崇德院陵墓时遇见怨灵的故事;“菊花之约”描写了以亡灵的形式与把兄弟相会的淳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