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菲兹

    哈菲兹 :

生于设拉子,卒于设拉子。全名穆罕默德·沙姆斯·奥丁·哈菲兹。祖籍伊斯法罕,没落商人家庭出身。幼年丧父,家境贫穷,不得不自食其力。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奋发图强,拜师结友,刻苦攻读文学、伊斯兰教法学和苏菲主义神学,很快成长为颇有名气的青年诗人,并且是修道有成的神秘主义学者。因能熟背《古兰经》,人们送他“哈菲兹”(意为“记忆力强的人”)的雅号。哈菲兹生活在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代。当时蒙古伊儿汗朝廷(1256~1353)册封的法尔斯地方君主阿布·艾斯哈格·印朱被推翻,新建立的莫扎法尔王朝诸君,特别是舒贾国王,对曾在印朱宫廷供职的哈菲兹百般刁难,施加压力,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有关国王和宫廷政治的诗歌不下137首,可见诗人对时事政局变化十分关注。虽曾收到来自巴格达和印度等地君主的请柬,重金礼聘为宫廷诗人,但他不为名利所动,从未长期离开过设拉子。

由诗人生前好友和门生穆罕默德·古兰丹姆编辑而成的《哈菲兹诗集》,收诗500多首,8000余行,包括“伽扎尔”“伽西代”“玛斯纳维”“鲁拜”和“伽特埃”等各种古典格律诗,其中以“伽扎尔”抒情诗数量最多,成就也最大。其抒情诗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对黑暗现实的有力针砭,又有对自由理想的执著追求;既有对人间爱情和现世幸福的纵情歌唱,又有对伊斯兰教清规戒律的轻蔑和鞭挞;既有对伪善的宗教首领的冷嘲热讽,又有劝人行善的道德训喻;既有对人生哲理的阐述,又有神秘主义的说教。他的抒情诗是世俗情诗和宗教情诗相结合的产物,它内含“穆拉维的灵魂”——对苏菲之道和神秘教义哲理的阐发,又具有“萨迪的语言”——凝练、质朴而清丽的诗句和富有教益的道德箴言。因而,他被认为是波斯古典抒情诗的巨擘,素有“设拉子的夜莺”“冥界的喉舌”等美称。

他的许多诗作都同时具备苏菲思想和对现实的批判性,很难把两者截然分开。在其颂酒诗和爱情诗中,酒肆往往喻指个人的自由天地,酒徒则喻指心口如一、洁身自好的修行者,萨吉(酾客、美女或娈童)为真理(即真主)的化身,酒肆老板为苏菲导师的象征;看似在劝人对酒当歌,及时行乐,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那令人陶醉的琼浆玉液已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即自由生活的源泉。哈菲兹的纵情歌唱能使苏菲教徒如醉如痴,又能使酒徒尽欢尽兴,其魅力之所在,是因为他的诗作不仅豪放洒脱,情真意切,炽烈感人,而且委婉含蓄,词意隽永,内涵丰富。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史话、象征、隐喻、双关语和谐音词等艺术手法,造成朦胧的意境和模糊的旨趣,给人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哈菲兹在波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您推荐

法罗希

法罗希 : 生于锡斯坦。仕宦人家出身,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精通乐理,擅长操琴吟唱,是伽色尼宫廷诗人的代表人物。在为马赫穆德及其嗣王歌功颂德的诗作中,常以明丽流畅的抒情诗句开头,字里行间跳动着欢快的音..

内扎米

内扎米 : 生于阿塞拜疆的甘贾(今阿塞拜疆基洛瓦巴德),卒于甘贾。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学识渊博,熟谙伊斯兰教神学、哲学、自然科学、医学和天文学,精通阿拉伯诗歌和文学。因受苏菲思想的影响,重视自我修炼,平..

法罗希·耶兹迪

法罗希·耶兹迪 : 生于耶兹德。幼年家境贫寒,曾打工谋生。早在立宪运动时期,就因吟咏反帝爱国诗篇而身陷囹圄,惨遭缝嘴的酷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顾处境险恶,满怀热情地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1921年创..

巴哈尔

埃什基

埃什基 : 生于哈马丹。原名穆罕默德·列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移居伊斯坦布尔,写出歌剧《伊朗诸帝王的复活》(1916)。歌剧颂扬萨珊历代君王的丰功伟绩和昔日帝国的繁荣昌盛,痛斥后人为不肖子孙,令国家衰..

贾玛尔扎德

贾玛尔扎德 : 生于伊斯法罕,卒于瑞士日内瓦。父亲是立宪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0年赴欧深造,先后在法国第戎和瑞士洛桑攻读法律,1914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15年前往柏林,加入伊朗侨民的爱国团体。其间,对..

《阿夫桑内》

《阿夫桑内》 : 创作于1922年。全诗127段,每段5行。最初是在诗人米尔扎德·埃希基主编的杂志《二十世纪》上分几期发表了一些片段,这些片段是不同于古典格律诗结构的现代新诗。这首长诗表面上写诗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