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诗学》

    《神话的诗学》 :

全书由前言与三编构成。作者在前言中指出,文学在发展进程中,长期以来将传统神话直接用于艺术目的。有鉴于此,我们姑且把“神话的诗学”这一术语运用于探讨神话在文学史前阶段的特征。20世纪以来,西方作家对神话创作持有自觉态度,并将神话视为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的工具,视为表现某些“永恒的”的心理本原或至少是稳定的民族文化模式的手段。

《神话的诗学》第一编是对“现代种种神话理论以及仪典-神话论的文学观”的梳理。梅列津斯基在这里对柏拉图以降的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以及维科、谢林、泰勒、米勒、弗雷泽、马利诺夫斯基的有关理论作了概括的介绍,着重对以L.莱维-布吕尔、列维-施特劳斯、迪尔凯姆、迪梅齐尔、卡西尔、弗洛伊德、荣格、弗莱为代表的众多学派以及波捷布尼亚、维谢洛夫斯基、V.伊凡诺夫、普罗普、洛谢夫、弗莱登堡、巴赫金、利夫希茨、托波洛夫、伊万诺夫、洛特曼、乌斯宾斯基等俄国与苏联学者的观点作了翔实的考察。第二编探讨“神话的种种古典形态及其在民间叙事创作中的反映”。梅列津斯基援用了大量实例与新发掘的史料,对神话诗学、神话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质、神话思维、神话逻辑、神话的演化以及神话同叙事诗(史诗)和神奇魔幻故事(童话)的关联展开了集中、深入的勘察。20世纪文学中的“神话主义”是第三编的主题。梅列津斯基在这里对20世纪以来呈现于世界文学创作中的异常纷繁的“神话化”现象进行了深度阐析,对20世纪的“神话小说”,欧洲作家J.乔伊斯、T.曼、F.卡夫卡的“神话主义”,以及众多现代作家作品中丰富多彩的“神话化”形态进行了缜密的分析。梅列津斯基认为,“神话主义”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引人注目的现象;“神话主义”既是一种艺术手法,又是为这一手法所系的世界感知,而不仅在于个别神话情节的运用。无论是在戏剧、诗歌,还是在小说中,“神话主义”均有清晰的反映;在小说中,现代神话主义的特征最为清晰。

梅列津斯基善于从不同民族的神话与史诗、故事体小说与长篇小说中那些纪念碑式的大作品之诗学特征的比较中来探索不同体裁的诗学品格;梅列津斯基的历史诗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善于将宏阔的比较诗学视界与精当的结构诗学分析出色地结合起来。这使得他的历史诗学探索成绩斐然,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理论建树,开辟出当代苏联历史诗学的一个学派。《神话的诗学》堪称展示梅列津斯基历史诗学的探索路径与方法论特色的一个窗口。

梅列津斯基的《神话的诗学》中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在1990年出版。


为您推荐

嫦娥神话

嫦娥神话 : 关于月中女神的神话。嫦娥奔月神话最为民间所乐道。始见于《淮南子·览冥训》。神话说羿向西王母请求不死药,得到药物,带回家中。嫦娥趁羿不在,把不死药偷吃了,不觉身子轻飘飘地飞离地面,奔向月宫。  ..

神话

神话 : 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

日月星辰神话

日月星辰神话 : 解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神话。日月星辰神话首先提出了日月星辰的由来问题。中国各族神话对此说法各异,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生育说。即认为日月是父母生养的。《山海经·大荒南经》上说:"..

盘古神话

女娲神话

女娲神话 : 创世女神神话。女娲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造人。传说女娲揉团黄色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因为繁忙便引绳入泥浆拖拉甩动,飞溅的泥点变成了很多的人(见后汉应劭《风俗通义》)。   另一个是补..

羿神话

羿神话 : 射日英雄神话。根据先秦古籍的记载,羿或称夷羿(《左传》、《天问》),或称仁羿(《山海经》)。他本是射日除害的英雄,但又常和传说中夏代的有穷国国君后羿的事迹相混,也被称为后羿。   有关羿的神话说,尧..

西王母神话

西王母神话 : 古代著名神话。西王母是先秦以来比较广泛流传的一位神话人物。西王母的神话,产生很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演变的轨迹也十分显著。殷虚卜辞已有"西母"之辞,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西母"即西王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