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努特,D.

    克努特,D. :

童年和青年时期在基希纳乌度过,14岁开始接触基希纳乌的媒体机构《比萨拉比亚公报》《比萨拉比亚》《自由思想》,并于1918年担任《青年思想》杂志的编辑。1920年来到巴黎,在卡昂读书,毕业后在一家制糖厂工作。曾加入“加塔拉帕克”文艺团体,并于1921年当选为团体副主席。1925年加入巴黎青年诗人和作家联盟,1926年加入“十字路口”诗歌小组。

1925年,出版第一部作品集《我的千年》,探讨了与圣经相关的主题,以及与犹太人民的历史命运有关的哲学问题。诗人V.F.霍达塞维奇高度认可诗人的杰出创作才能,促进了其在巴黎文学生涯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成为最著名的俄罗斯巴黎诗人之一,也是重要移民诗人期刊《现代笔记》《日期》《圆圈》《俄罗斯笔记》的撰稿人。

克努特的诗集《第二部诗集》(1928)、《巴黎之夜》(1931)、《必不可少的爱情》(1938)以爱情、孤独、死亡、对城市的厌恶、对生活的沮丧和无法实现的希望为主题。《公牛边缘》一书收录了作者的童年生活故事,以及比萨拉比亚犹太人的生活故事,但因战争原因未被出版。20世纪30年代中叶,诗人访问以色列,创作了诗集《祖地》,在1938~1948年的期刊中发表,部分收录在1949年的《诗选》中。

克努特早期的诗歌风格与阿克梅派较为接近,后期作品语言更偏向写实。诗人在犹太复国主义政治运动中坚持修正主义,不仅与妻子一起创办了犹太复国主义报纸,而且参加了21世纪的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1940年8月,诗人与波隆斯基、A.斯克里亚宾娜等人在法国发起了反抗德国人运动。战后诗人回到巴黎,创作了一部有关法国犹太抵抗运动的历史著作《1940-1944年法国犹太抵抗运动贡献史》(1947)。1946年,成为《犹太世界报》的编辑。1954年因脑癌入院,1955年去世。

为您推荐

西塞罗

西塞罗 : 出身于骑士家庭,在罗马、雅典等地学习过修辞、法律、文学和哲学。很早就开始从事政治活动,同民主派比较接近,最初几篇演说大多针对苏拉的专制统治。公元前75年任财务官,在西西里任职。公元前70..

科甘,P.D.

科甘,P.D. : 生于基辅。1922年随父母迁居莫斯科。1936~1939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与历史学院,之后在高尔基文学院学习。后来,在参加谢里温斯基诗歌研讨会时,从众多青年诗人中脱颖而出。尽管科甘的诗..

克列赫,I.Y.

克列赫,I.Y. : 生于乌克兰赫尔松一个建筑工程师家庭。就读于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中学,1975年毕业于利沃夫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曾在中学当过一年教师,之后17年在利沃夫工作,职业为彩色玻璃修复师。1994..

克尼亚日宁,Y.B.

《萨蒂利孔》

《萨蒂利孔》 : “萨蒂利孔”本意为“讽刺书卷”,全书可能有20卷,但大部分已失传,现仅存一些片段,如第15、16卷,其中还有残缺。小说描写的事件主要发生在南意大利,人物是一些流浪汉、获释奴隶、穷困潦倒的..

《埃涅阿斯纪》

《埃涅阿斯纪》 : 作于公元前29~前19年间。全诗共12卷,叙述特洛亚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亚被希腊军队攻陷后,带领一些幸免于难的特洛亚人漂泊到意大利,建立新的邦国的故事。埃涅阿斯是爱神阿佛罗狄忒和特洛..

阿弗拉尼乌斯

阿弗拉尼乌斯 : 活动时期约为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现传的作品有约40个剧本标题和400多行残诗。从传世的残段看,他的喜剧题材比较多样,包括婚姻、嫁妆、夫妻关系等家庭问题。妇女在他的喜剧中占有重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