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尔,M.

    布托尔,M. :

生于蒙斯-昂巴勒尔。布托尔是新小说派的发起人之一,在巴黎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时,就对超现实主义诗歌产生兴趣。他当过中学哲学教师和海外法语教师多年,1968年进入巴黎高等学校教授文学。

他的第一部小说《米兰巷》(1954)被认为具有新现实主义倾向,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变》(1957)。此外还有小说《时间的运用》(1956)、《度》(1960),以及《地方精华》(1958)、《奇异的故事:波德莱尔的梦》(1961)、《航空网》(1962)和3卷《汇编》(1960~1968)等作品。

他在《变》中把主人公称为“你”,使读者成为书中主角。从平凡的日常活动中找出生活的奥秘所在,表现人在狭窄的世界中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这是布托尔常用的主题。他对时空的描写详尽细致,使现实、神话、回忆、梦想时常交错混合,常用大量的内心独白,以较长的篇幅来描述意识的活动。在描写意识活动方面,布托尔受J.乔伊斯和M.普鲁斯特小说艺术的影响较为明显。

为您推荐

巴斯蒂德,F.-R.

巴斯蒂德,F.-R. : 生于比亚里茨。巴斯蒂德的第一部小说《巴伐利亚的来信》(1947),写的是一个被俘虏到德国去的法国士兵的忏悔。他先后在电台和瑟意出版社工作。他的评论《圣西门自述》(1953)获评论大奖,小说..

布弗雷

布弗雷 : 生于南锡,卒于巴黎。他的母亲布弗雷侯爵夫人是斯塔尼斯拉斯国王的情妇,也是伏尔泰和圣朗贝尔的好友,在她周围形成的风雅氛围对年轻的布弗雷很有影响。1759年,他来到巴黎的圣叙尔皮斯神学院学习,..

巴赞,H.

巴赞,H. : 生于昂热一个经营地产的家庭,卒于昂热附近。6岁时父母去了中国,童年动荡不安,养成了反抗母亲和教师的叛逆性格,甚至被关进精神病院。他曾就读于巴黎大学文学院,与家庭决裂后靠打零工谋生,备尝艰辛..

巴赞,R.

巴朗什,P.-S.

巴朗什,P.-S. : 生于里昂,卒于巴黎。巴朗什在父亲的印刷厂里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论情感与文学和艺术的关系》(1801)。在进入神学院之后,他在《摘录》(1809)中表达了他在爱情方面遭受的一连串挫折。巴朗什..

居尔蒂斯,J.-L.

居尔蒂斯,J.-L. : 生于南方奥尔泰兹,卒于巴黎。居尔蒂斯先后在波尔多大学文学院和巴黎索邦大学学习。1937年留学英国。1939年应征入伍,相继在法国和摩洛哥学习飞行,1940年9月退伍,1944年又重新入伍。 居尔..

尼尔森,J.S.

尼尔森,J.S. : 生于南澳的佩诺拉。父母是苏格兰移民。仅受过一年多学校教育,很小即在父亲的选领地上劳作,但难以维持生计,不得不和父亲在经营选领地的同时打短工,替别人筑篱笆、赶牲口、剪羊毛、摘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