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利,E.

    乔利,E. :

生于英国伯明翰,卒于珀斯。早年接受私立教育,后入一所贵格会寄宿学校学习。17岁在伦敦接受护士培训,成为战时护士,目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在肉体与心灵上受到的创伤。1959年与丈夫移居澳大利亚,做过护理、清洁工、上门推销员等各种工作,甚至经营起养鸡场。1974年开始在弗里曼特尔艺术中心兼职教授写作和文学创作,后同时执教于西澳技术学院、柯廷大学等,有不少学生后来获各类文学奖,成为作家,其中最有名的便是T.温顿。

乔利20多岁就开始创作,但40岁之前没有发表任何作品,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有少量作品为英国广播公司和一些澳洲杂志所接受,50多岁才终于出版第一本短篇集,1983年真正成名时,乔利已是60岁。当年,作者连续出版《皮博迪小姐的遗产》和《斯科比先生之谜》两部长篇小说,后者获《时代报》年度书奖,尤其在美国大获赞誉。从此一发不可收,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牛奶与蜂蜜》(1984)、《可爱的婴儿》(1985)、《井》(1986)、《代理母亲》(1988)、《我父亲的月亮》(1989)、《幽闭烦躁症》(1990)、《果园窃贼》(1995)、《情歌》(1997)、《随和的配偶》(1999)、《清白的绅士》(2001),以及短篇小说集《灯影中的女人》(1983)、《同行旅客:伊丽莎白·乔利短篇小说集》(1997)等。

乔利的创作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为一体,作品角色大多为“局外人”或者社会弃儿,反映他们衰老、孤独、贫穷、怪癖的生活,但又采用现代主义作家常用的意识流、内心独白、幻觉、时空倒错以及结局开放等手法。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她以前一直默默无闻,到80年代才声名鹊起,这是与主流的创作趋势分不开的。

为您推荐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 传记描述了传主备受挫折却与生命不断抗争的一生。贝多芬生于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母亲早亡,父亲酗酒成性,贝多芬不得不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他于1789年进入波恩大学,1792年来到了音乐之都..

《项链》

《项链》 : 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了参加部长邀请的舞会,不但迫使丈夫用攒了很久的钱做了一套新衣服,而且向女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不料舞会后项链不见了,夫妇俩只好负债买了一条同样的项链还给朋..

《雅克·万特拉》

《雅克·万特拉》 : 《孩子》是瓦莱斯对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从童年写到1848年在巴黎中学毕业。雅克·万特拉的家里只有三个人,他天天都受到母亲的毒打和辱骂,却并不仇恨父母,因为他们在社会上也..

丰塔纳,L.de

《隔离审讯》

《隔离审讯》 : 在剧中的地狱里有一男两女。男的叫加尔森,是个作家,办过一份和平主义的报纸,是个临阵脱逃被子弹打死的懦夫。一个女人叫埃斯泰乐,她早年嫁给一个富翁,后来与青年罗杰相好,还把他们的一个私..

《阿道尔夫》

《阿道尔夫》 : 内容是他自己的经历,因此只有两个人物:青年阿道尔夫和比他年长10岁的波兰贵妇爱蕾诺尔。爱蕾诺尔是个为了理想不顾一切的女人,她狂热地爱上了阿道尔夫,甚至为他抛弃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和..

《阿达拉》

《阿达拉》 : 《基督教真谛》(1802)中的一章,于1801年提前出版。在北美洲的森林里,《阿达拉》插图印第安青年夏克达斯被世仇部落俘虏后要处以火刑,部落酋长的女儿阿达拉爱上了他,两次冒着生命危险放他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