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之花》

    《情色之花》 :

索莱尔斯以世界文学及艺术史上著名的人物、作品与花朵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探寻并展示了花朵在文学艺术之中的独特意象与深远含义。P.de龙萨诗中的玫瑰、O.海亚姆诗中的郁金香、伏尔泰小说中充满宗教色彩的小花束、C.波德莱尔生命中无法回避的恶之花、É.马奈的画中永恒盛开的繁花等花朵意象,在他的梳理下都呈现出一种超乎文字的力量。索莱尔斯认为花朵是艺术中亘古不变的生命力的象征,花朵无言,其生命却持续繁衍,因此“花之情色”暗示了人性中肉体与感官的多层维度。

索莱尔斯将这部随笔集称为小说,体现了他对文学样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埃尔曼出版社将《情色之花》称为一部“诗意作品”,认为风格轻巧、警觉,同时具有音乐性和感官效果,读者可以通过作者对“情色行为”的绝对隐喻,体会出花朵在艺术世界所呈现出来的全部“情色含义”。中译本《情色之花》2010年问世以来,书中关于兰花、庄子等中国文化的寓意也在读者中引起了争议。

为您推荐

《征服者》

《征服者》 : 故事讲述了1925年6月,作者应友人加林之邀前往广州,正逢当时的省港工人举行大罢工。瑞士人加林是罢工的领导人之一,是个征服式的革命者和冒险家,他投身革命是为了摆脱人生的荒诞,寻求个人存在..

《波希米亚的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的生活场景》 : 主要人物是哲学家科里纳、画家马塞尔、音乐家肖纳尔、诗人鲁道尔夫,他们形影不离,被称为“四剑客”。肖纳尔精通绘画和音乐,因付不起房租而被迫退房,借到几个法郎后却和萍水相..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 在15世纪的巴黎,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在街头卖艺,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对她心存邪念,指使圣母院里奇丑的撞钟人卡西莫多劫持了她,结果她被弓箭队队长费比斯救出,并且成了他..

《有轨电车》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 : 弗雷德里克·莫罗出身于中产阶级,是个思想平庸、性格懦弱的青年学生。他到巴黎学习法律,对在船上遇见的阿尔努夫人一见钟情,想方设法与她接近。毕业回乡两年后,他继承了叔父的遗产,急忙到..

《气球上的五星期》

《气球上的五星期》 : 1862年,英国旅行家弗格森博士决定到神秘的非洲去探险。与以前许多在这块蛮荒之地遭遇不测的探险家不同,他计划乘坐热气球横越非洲。他与猎人朋友肯尼迪及仆人乔从桑给巴尔出发,开..

《弟子》

《弟子》 : 决定论哲学家西克斯特忽然接到法庭的传票,原来他的弟子、青年罗贝尔被控毒死了一个少女。罗贝尔的母亲请求西克斯特予以帮助,同时把罗贝尔在狱中所写的一份手稿交给了他。罗贝尔在手稿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