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L.M.

    蒙哥马利,L.M. :

生于爱德华王子岛,卒于多伦多。她幼年丧母,父亲移居外省并再婚,她则被托付给外祖父母抚养。她的文学素养得益于大量阅读外祖父的丰富藏书。她曾在威尔士王子学院和达豪西大学求学。大学毕业后她教过书,外祖父去世后她返回爱德华王子岛,侍奉年迈的外祖母,同时为期刊杂志写稿。她从笔记本中记录的一则社会趣闻得到了灵感,写出了传世之作《绿山墙的安妮》(1908)。女主人公的故事与作者的早年经历有不少相似之处。

蒙哥马利的故居

《绿山墙的安妮》发表后,立即成了畅销书。蒙哥马利又写了关于安妮的教师生涯、大学生活、恋爱、婚姻、家庭、子女等不同阶段和侧面的7部“安妮”续集。包括关于小学教师安妮的《阿冯利的安妮》(1909),描写大学生安妮的《海岛上的安妮》((1915),描写安妮新婚和第一次当母亲的《安妮的梦之屋》(1917),写安妮子女成长的《彩虹谷》(1919),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女儿的《炉边的里拉》(1921),刻画安妮当校长、与友人通信的《风吹白杨的安妮》(1936),以及叙述安妮又生了5个孩子的《炉边的安妮》(1939)。这些“安妮”续集使国内外千千万万的安妮迷爱不释手,但它们在文学造诣和影响上都比不上《绿山墙的安妮》。此外,蒙哥马利还写了自传性很强的“艾米莉”系列小说。包括《新月村的艾米莉》(1923)、《艾米莉攀登》(1925)和《艾米莉的追求》(1927)。

蒙哥马利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厚,共创作了22部长篇小说,500多篇短篇小说,还有自传、书信集等。她于1911年外祖母去世后与相爱多年的麦克唐纳牧师结婚,定居多伦多东北的利斯克戴尔牧师公馆。1942年在多伦多去世,安葬在家乡爱德华王子岛卡文迪许村的公墓。她生前居住过的地方都建有“蒙哥马利纪念馆”。

《绿山墙的安妮》1908年出版后,蒙哥马利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英国皇家文学艺术协会会员、法兰西文学艺术学院银质奖章等荣誉。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蒙哥马利的小说被认为维多利亚浪漫主义色彩过重、景物描述过多地融入了主观情感等,逐渐受到冷遇和忽略。直到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批评兴起,蒙哥马利作为“长期受男权传统所否定或忽略的杰出女作家”之一而被“重新发现”。20世纪80年代,蒙哥马利的后代将她从未发表过的大量诗歌、短篇小说、信件和日记整理发表,引起了批评界对这位女作家新的关注与兴趣。

蒙哥马利墓地

《绿山墙的安妮》因涉及女性关注点,探讨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活体验、处事态度等而越来越受到女性主义批评的青睐。较为激进的女性主义评论家却认为,安妮一步步被社区接受的过程,也是她一步步世俗化、传统化的过程。近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却强调了安妮对哥特式浪漫故事的抵制,也强调了她从“靠‘白日梦’逃避现实”到“勇敢面对自己的社会职责”的转变。所有这些相互矛盾的解读,为我们提供了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时代认识安妮的新角度。

为您推荐

莱文,P.

莱文,P. : 生于底特律。父母为俄籍犹太裔移民。他5岁丧父,幼年在经济大萧条中度过,14岁便开始在一家汽车工厂打工,对底特律社会底层十分熟悉。1950年,他自韦恩州立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就职于数家汽车公司。19..

郑霭龄

郑霭龄 : 生于温哥华。先后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和公共政策硕士学位。郑霭龄毕业后到渥太华的联邦财政部担任经济学家,在1980~1984年任当时总理特鲁多的资深经济..

穆依,Ch.de F.

穆依,Ch.de F. : 生于梅斯一个军人家庭。早年跟随父亲从军,任骑兵团军官,后弃武从文。穆依于1735年来到巴黎,创办了杂志《汇编》,刊载巴黎轶事及文学评论类文章。他曾经充当过伏尔泰的代理人,后因发表《一..

里恩尼,J.

莱维托芙,D.

莱维托芙,D. : 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伊尔福德。父亲是俄籍犹太人,原是一名神秘主义者,移民英国后改宗基督教,并成为英国国教牧师。莱维托芙自幼和姐姐一道,在家接受母亲的启蒙,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第二次世..

麦克弗森,J.

麦克弗森,J. : 生于英国伦敦。9岁时随舅舅移民加拿大。先后在多所大学读文学,获卡尔顿大学学士学位,后又获多伦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在维多利亚学院任教,直至退休。麦克弗森深受学生们爱戴,与..

科拉克,A.

科拉克,A. : 生于巴巴多斯的圣詹姆斯教区。科拉克毕业于巴巴多斯的哈里森学院。1955年,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经济学与政治科学。1957年开始,他在做记者的同时撰写小说与诗歌。1964年,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