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明斯,E.E. : 诗人。生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父亲是哈佛大学教授,唯一神教牧师。1915年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1916年又获文学硕士。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即志愿参加救护队在法国战地工作。1917年因叛国通讯嫌疑进过集中营。后来,他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把这段经历写进他的处女作《巨大的房间》(1922)。战后,他在巴黎和纽约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第一部诗集《郁金香与烟囱》(1923)收有短歌和歌颂爱情的十四行诗。以后陆续发表《诗四十一首》 (1925)、《是五》(1926)、《1922-1954年诗选》(1954)等十二部诗集。1957年获得博林根诗歌奖和波士顿艺术节诗歌奖。坎明斯的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超验论的信仰。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自力更生的、欢欣鼓舞的个人在幸福地活着; 那些没有心肝和灵魂的、孤独生活的个人已不复存在。在奇特的形式外壳之下,他显示了卓越的抒情才能和艺术敏感。他的小诗,如《正是春天》、《这是花园,色彩多变》,勾画出儿童的天真形象,散发着春天的清新气息; 他的爱情诗,如《梦后的片断》、《我从没去过的地方》,在温柔中含有凄怨;他怀念父母的诗《如果有天堂,母亲 “独自”就在那一方》也真挚感人。坎明斯有些诗集的题名离奇古怪,诗行参差不齐,在语法和用词上也是别出心裁。词语任意分裂,标点符号异乎寻常,除了强调一般不用大写,在Ⅰ(我)和自己的名字也是小写。他认为在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人们用眼睛吸收外界的事物比用耳朵多。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