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威尔,罗伯特

洛威尔,罗伯特 : 诗人。生于波士顿一个显贵之家。他在读书期间受到文学评论家约翰·克罗·兰森、罗伯特·佩恩·沃伦和克莱恩·布鲁克斯等人的影响,1940年皈依天主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拒绝服兵役而坐牢达两年之久。后来,他曾任国会图书馆诗学顾问,在多所大学执教,积极参与美国六十年代的社会政治活动,反对美国干涉越南战争,拒绝约翰逊总统向他发出的到白宫参加宴会的邀请。
罗伯特·洛威尔是“一位不稳定的诗人”。他的写作题材和写作风格在不断地急遽变化着,这使评论家们感到不可思议,直到他死后的今天,人们还是这么看。他的诗大体可分为三部分。早期的诗受天主教思想影响,主要作品有《面目全非的土地》(1944)、《威利勋爵的城堡》(1946)和 《卡瓦纳家族的磨坊》(1951)。《威利勋爵的城堡》跟《荒原》相似,是多种变化融合在一起的产物,获普利策诗歌奖。他中期的诗写个人思想上的崩溃和政治问题,如《人生的探索》(1959)是用自由诗或松散的韵体写成的,其中包括多篇长诗和散文,写他家庭的变化,写他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住医院、坐牢和结婚后的生活,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一本书,评论界称他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即“自白诗”。《献给联邦死难者》(1964)诗集标志着作者已从个人痛苦和不幸中跳出来,愈来愈关心社会政治问题,关心文学、宗教、历史和人们的生活现实,另外在诗体形式上也有了新发展。《大洋岸边》(1967)诗集是为遭受越战之苦和原子毁灭威胁的一代人写的哀歌。洛威尔晚年的写作题材向多样化发展,偏重写自由体诗,写哀歌。《札记,1967-68》(1969) 表明作者对六十年代的担忧,认为有一种侵略势力威胁着人们,但他缺乏阶级观点,分不清好人与坏人。《献给莉奇和哈里特》(1973)和获普利策诗歌奖的《海豚》(1973)写爱情和婚姻主题,是两本很受欢迎的诗集。罗伯特·洛威尔以“自白诗”的形式,通过写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彷徨和愤懑情绪,表达了他们对日益混乱的时代的忧虑。

为您推荐

麦卡勒斯,卡森

麦卡勒斯,卡森 : 女小说家、剧作家。生于佐治亚州哥伦布镇,后移居纽约市,她年轻时半身瘫痪,长年缠绵病榻,第一个丈夫离婚而去,第二个丈夫病逝,自己中年又患癌症。这一连串的不幸给她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后因病笃不..

麦卡锡,玛丽

麦卡锡,玛丽 : 女小说家、评论家。生于西雅图。她六岁时成为孤儿,靠亲戚抚养成人。她童年的崎岖不平的生活道路在《一个信天主教的姑娘对童年的回忆》(1957)一书中有详细的描写。她曾为《民族》、《新共和》和《党派评..

《麦克卢尔杂志》

《麦克卢尔杂志》 : 通俗月刊,由爱尔兰出生的出版家S. S. 麦克卢尔(1857—1948)出版并担任编辑,他在1884年建立美国第一家报业辛迪加,并从这一成功继而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这一杂志。刊物的主旨是以廉价出版著名的当..

莱特尔,安德鲁

麦凯,克劳德

麦凯,克劳德 : 黑人诗人、小说家。原籍牙买加。1914年迁居纽约市,干过各种杂活,开过饭馆,当过《解放者》杂志编辑,曾在欧洲一些国家游览,访问过苏联。他于1912年出版诗集《牙买加之歌》。《假如我们非死不可》(1919)是..

梅勒,诺曼

梅勒,诺曼 : 犹太裔作家。生于新泽西州,童年是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度过的。194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部队服役两年。梅勒在政治上是个激进派,在四十年代末期支持进步党,1967年参加反对美国干预越南战争的示威游行,向五..

麦凯,佩西

麦凯,佩西 : 剧作家、诗人。生于纽约市一个戏剧世家。1943年,麦凯曾任北美洲泛美诗人联合会主席。他早期写了《坎特伯雷朝圣者》 (1903)、《圣女贞德》(1906)等诗剧。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壮观戏剧和民间戏剧方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