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巴科夫,弗拉迪米尔

纳巴科夫,弗拉迪米尔 : 小说家。生于圣彼得堡一个有钱有势的俄国人家庭。1919年离开俄国,先后在英国、德国和法国居住了二十余年,1940年去美国教书,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晚年住在瑞士,直到逝世。他早期用俄语写作,1938年开始用英语写作。他是多面手,作品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剧本、传记、评论文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长篇小说。《玛丽》(1926)是第一部长篇小说,探索怀旧主题和他在柏林的流亡生活。《国王,皇后,无赖》(1928)同时写犯罪题材和艺术题材。《眼睛》(1930)写一个流浪在柏林的俄国人眷恋过去的故事。《绝望》(1934)是写犯罪题材的小说,男主人公跟《洛莉塔》中的男主人公有相似之处。1938年发表了《事件》和 《沃尔兹的发明》两个剧本。用英语写的长篇小说《普宁》(1957)是研究纳巴科夫的入门书,它是一部喜剧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流亡者普宁教授这个情趣横溢的然而令人悲伤的人物形象。代表作*《洛莉塔》 (1955)用喜剧手法集中写一个欧洲中年男子对十二岁少女的追求,从而嘲讽了性放纵行为和美国的生活方式。此书使纳巴科夫名闻遐迩,也使他声名狼藉,因为书中有些猥亵的描写,被列为“淫书”,一些人偷偷把它带进美国,直到1958年才获准在美国出版。《纳巴科夫的一打小说》(1958)是短篇小说集,内有十三个短篇故事。《苍白的火》(1962)是他最著名的实验小说,作者构思新颖,以诗人约翰·沙德写的九百九十九行诗为骨架,配有前言,诠释性的脚注和俄国流亡者金伯特的索引。《阿达》(1969)是一部宏篇巨著,是一部家史,涉及了他终生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瞧瞧那些光怪陆离的角色》(1973)用第一人称口吻写一个作家的回忆,主人公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跟纳巴科夫的经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稍加了点伪装而已。

为您推荐

《纽约论坛报》

《纽约论坛报》 : 霍勒斯·格里利创办的日报,在1841年至1966年期间发行。格里利担任编辑直到1872年他逝世为止,他不仅使这个刊物以他的有力的社论闻名,并且也由于他所吸引的报界撰稿人而获声誉。格里利的政策是反对垄..

《纽约太阳报》

《纽约太阳报》 : 本杰明·戴以人类有趣的故事作为特点而创办的廉价报纸。出版于1833年至1966年期间。它的新闻主要是当地的,但不强调政治,尽管它倾向于民主党。1835年,它首次以 “月球骗局” 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吸引了..

新人文主义

新人文主义 : 新的哲学和评论流派,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盛行于美国,以欧文·巴比特和P. E. 莫尔为代表。这个流派强调人的经验要素,以区别超自然和动物的要素,认为人的经验的基本特点是合乎道德的; 人和自然都具有两重..

纳什,奥格登

宁,阿纳伊斯

宁,阿纳伊斯 : 女小说家。生于巴黎一个混血统家庭里,十一岁移民到美国,受完初等教育后辍学,后自学成材,1933年开始专事创作。从二十年代起,她在巴黎受先锋派文学影响,特别是受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心理学分析手法影..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 : 亨利·雷蒙德于1851年建立的日报,是保守的报刊,尽管它反映了辉格党的支持者西沃德和威德的观点,它却以准确闻名。1856年以后,这个报刊坚定站在共和党的一边,但在雷蒙德的主持下仍然保诗其保守的新闻作..

《裸者与死者》

《裸者与死者》 : 诺曼·*梅勒的长篇小说,1948年出版。它是一部战争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突出地描写了上下级之间、官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坎明斯将军率领的一个美国师登上了日军控制的安那波丕岛,但不敢贸然..